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当代城市共同居住生活的

收录时间:2007-12-30 19:11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简介 在城市社会中,同质性与异质性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是相互对立而又彼此支持的两个方面。就城市共同居住生活的层面来看,这二者的互动作用亦从未曾消失过,尤其是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与加剧的当代城市。协调处理共同居住生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即混合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公正与民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Abstract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are twinborn

延伸阅读:同质性 城市 居住 异质性 生活

    简介: 在城市社会中,同质性与异质性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是相互对立而又彼此支持的两个方面。就城市共同居住生活的层面来看,这二者的互动作用亦从未曾消失过,尤其是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与加剧的当代城市。协调处理共同居住生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即混合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公正与民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Abstract: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are twinborn in city society. They oppose and bolster each other. Furthermore, reciprocity between them is never absent in communal dwelling condition, especially in cities nowadays, in which social mobility has become faster and greater. Coordination in dealing these two has profound meaning in
    关键字:同质性居住 混合性居住 地缘性

    相关站中站: 城市规划

   

   

   

   
   

   

    1 当代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与同质性

    1.1异质与多样
    城市作为庞大、永久性、密集的人类聚落,是多种文化模式、观念、社会分工、职业以及不同生活习惯的容器,近一百年来,开放性与流动性的增大更强化了其重要的特征:异质性。不同于乡村社会,城市生活行为中虽然仍会出现主流的大众趋同的社会生活形态,但它所受到的主流的控制要弱得多,对于传统的神圣性、民俗的确定性,它都提出了更大的质疑。从某种角度上说,在城市中个人的自由程度较之以往大有提高,选择性与机动性也较大。城市社区在潜在互动者增加的同时,互动的强度亦相应减弱,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居民不象小城镇中的居民那样在某些社会环境里能时常碰面与互动,他们更多地是在专门化角色的条件下认识与交往,但其所担当的角色也要多得多,因此,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形式化、表面化与暂时化,交往行为却发生得频繁多了。(参考《建筑中文网
    所谓异质,也就是差别,它是产生能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也无论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一切吸引、摩擦、冲突、合作、变迁、流动、落后与进步都产生于差别以及由此引发的相互作用。对于城市来说,正是广泛存在的差别(即异质)使城市能够将不同的人们凝聚起来。城市社会总会不断地分层分类,几乎按照任何一种区分标准,城市人群皆可分成若干个阶层与类型。城市总体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作用力,而不同的人群之间亦相互产生作用力,这促使了人们的交流与协作,营建了城市的繁荣,也造成了各种对抗与仇恨,刻画了城市的卑劣。
    对于城市生活,从总体上看,广泛的异质性即表现为城市生活的多样性。

    1.2同质与稳定
    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演变可以说都是能量不断流动的结果,这种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秩序),也就是说,有一种稳定的差别导致了能量流动方式的稳定,因此才表现出了能量流动的规律性与秩序。
    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存在参照体系,才会出现对比以及对比的结果,即差别。故此差别的稳定性依赖于参照体系的稳定性,支持这种稳定性的内在关系我们称为结构。无论是产生差别的事物还是差别本身都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这说明了它们都有结构。当城市社会作为众多个体的化合物以整体形式演化时,它必须保持至少一种总体上协调的变化规律,即有序性。对于众多的城市人,有序性则依赖于他们各个层面与方位的内在结构所具有的相似性,所以我们才能用类型的方法将社会人群分层分类,因为一个层或者一个类总代表了一群人——这样的一群人表现为被归纳的特征上的相似(如果没有这种相似,真无法想象城市会成为什么样子)。相似不是相同,而是认可了差别的一定程度上的相同,这种相似性就是城市生活中与异质性相对的另一特征:同质性。
    正是同质性使城市人群能结成各种各样的同盟,能形成主导的、稳定的主流生活形态,能有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与法律制度,能有共同的文化特色与饮食生活习惯。同质是异质的背景(后者也是前者的背景),也是对异质的保证与限制。当然,同质也受到异质的保证与限制,因为城市生活的稳定性并不是绝对的、僵化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多样互动的城市人群以及城市机能。
    乡村社会的同质性特征远强于异质性特征,城市社会的情况则相反。然而一个真正具有长久性格魅力的城市是不能脱离同质性的,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传统与文脉。

    1.3稳定性与包容力
    同质与异质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彼此对立包容。它们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任何极端化的取舍都会使剑锋倾斜。同质与异质都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它们分别代表了城市生活的两种状况:稳定与多样。只有当二者合理关联时,城市才成为富于生命力与包容力的容器。
    任何城市社会都会分化成不同的阶层,每个阶层即为一个大的同质群体。除“阶层”外,同质的范围还包括着其它许多方面(如爱好、文化模式、行为准则等)。从对城市生活影响最深的两个方面: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兼容力最强的同质群体谱写了城市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主旋律,这一旋律建构了城市生活的文化特色与地域特色。同时,城市生活的主旋律又是由多样性的、复杂的各种生活方式合成的,并且在其外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另类的生活方式,它们之间或许并不兼容,然而互不侵犯却是根本要求。
    落实到城市住区建设的层面上,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障同质居住与居住的混合性?如何应对社会分层的居住情况,提倡怎样的主导性的住区模式?如何使住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环境?……简言之,就是如何为丰富多彩的城市人群体提供整体、和谐、包容、稳定而有活力的城市住区。

    2 适度保障同质居住

    同质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同质居住是居住稳定的保障。抽象地说,同质是城市人内在文化结构以及生活和意识形态等的相似;具体地说,同质则是指人们在生活背景、职业、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性格爱好、社会地位、价值观念、文化层次、种族传统、行为习惯等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能彼此认同或相互吸引的东西,正是这些彼此认同或相互吸引的东西成为把居住在一起的人们凝结成一个共同体的基础。
    如前文所言,同质是在异质基础上的认可。作为城市生活的授受者,城市人具有比乡村人大得多的包容能力。在具有强烈异质性特征的城市社会中,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完全同质的一群人是不存在的,即便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也是正确无误的,因为各个方面都同质就不再是同质,而是完全相同。所以对同质的理解不是基于相同,而是兼容,兼容意味着存在差别上的吸引的相似。只有当“同质”认可并接纳“异质”时,它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同质,这是由于它的内部包含了自身的对立面,从而能产生互动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医生不一定就愿意自己的邻居也是医生,说不定他希望邻居是个音乐家,能为他定型的生活注入新鲜血液,然而认可了异质的同质对异质的包容与接纳是有极限的。当两个机体相结合时,若它们的异质性强烈到了威胁机体结构的内在稳定性的程度,其中一个机体便不会接受对方,这时双方不再是总体上的同质体,而是异质体,也可说是不兼容体或排斥体。
    现代城市社会人口类型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惯常的社会阶层分类法以及任何一种其它分类法所企及的界限,因此专门机构或者专家学者仅从理论上对社会人群体进行同质分类的话,只怕仍然会犯教条主义和主观臆断的错误。这一工作需要住宅开发部门(尤其是住宅开发引导咨询部门)进行全面深入的社会和市场调查,了解什么样的人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以及不愿和什么样的人)成为近邻,以此建立起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定城市社区环境中市民们普遍性同质居住的类群标准档案资料,作为重要参考进行有针对性的住区或住宅组团开发并对口销售。这样的话,建成住区或组团内居民便有了较良好交往的社会基础,在管理机构(如居民委员会)或者自发的居民组织的引导下开展丰富多样灵活的住区活动,从而较快较好地产生地缘性的生活凝聚力。对社会与市场的调查行动甚至应当是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相关媒体进行操作,也可以是民间组织来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调查资料有利于建造者、居住者与设计师3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更好地接轨。可以肯定的是,只以经济水平(大多表现为住房面积的大小、装修的豪华程度、住区的物质环境、物业管理的水平与其在城市中的区位等)来划分同质群体将导致居住生活价值取向的普遍雷同,不利于创造特色性的富于凝聚力的城市住区。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12/800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城市居住环境

建设和谐社区提高生活质量

公园绿地建设的绿色模式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对我国居住小区建设的思考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注视我生存的城市

看地产大腕:中国地产商的野心转移

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

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论文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