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

收录时间:2012-11-15 18:26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杨迺裕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树立人本的理念,通过产业、人口的集聚,全面统筹和协调、集群城镇和绿色环保的途径,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人本理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 途径探索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人本城镇化、品牌城镇化、集约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集群城镇化和绿色城镇化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新型城镇化有如下的特点:新型城镇化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起来,走以规划为龙头的道路。新型城镇化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相结合,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突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高知识、技术含量,强化规模效应,节能降耗,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集约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相结合,走城市功能完善的城镇化道路。具备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政府公共服务,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新型城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走社会和谐的城镇化道路。公平公正,利益协调,安全有序,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建设和谐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生态化相结合, 走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突出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走城乡统筹的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规划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政府管理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建设协调城市。(参考《建筑中文网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北部湾地区城市群, 是全国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的沿海城镇绵延相连同在一纵局。[1](P61)它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尤其是泛北部湾地区中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经济区, 是我国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枢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大大提高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发展, 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2010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 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21.73 亿元,同比平均增长17.6%,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54%和30%。[2]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镇的聚集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城镇化过程就是人口聚集、产业聚集过程,大大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快速有序发展。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城市发展纳入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形成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和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快速发展城镇化,其进程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等相伴交织。保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着眼长远,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全球眼光和历史视野,把握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大势,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的契机, 从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着眼点, 构建合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镇网络体系, 全面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品质和内涵。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心城区南宁的人口规模尚未达到规划的人口。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功能和高品位的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 制约了其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其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布局不合理, 投资布局高度集中于产业园区,且农业经济相对较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再次,是县级城市规模偏小,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县城聚集效应较弱, 影响了对周边乡镇和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最后,小城镇发育不充分,城镇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达不到适度规模,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交通、通信、科技、教育、居住、医疗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新崛起的沿海、沿边和沿江的经济开发区, 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应与战略地位相一致。以居民需求和发展为目标,满足居民物质、精神、成长和权利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等, 完善城市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医疗、文化、教育水平。通过产业集群、人口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共享、要素市场共享等,达到要素集约和节约利用的城镇化的目标。推进城乡和谐、统一规划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建设,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目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产业网络等。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制度,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教育、医疗、文化等制度。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区及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融入到东盟各国的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中,并与东部城市群相呼应,形成各城镇的有机联系和城镇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以体现绿色和低碳的城镇化,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形成政府运营中的绿色和低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绿色和低碳,居民工作、生活和出行的绿色和低碳以及全社会的绿色行动等的目标。

        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口将达到1900 万人,城镇化水平55%左右(即城市群城镇人口将达到1045 万人),比同期广西全区城镇化水平高出8 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将形成特大城市二个: 南宁280 万~300 万人, 北海100 万~120 万人; 形成大城市二个: 钦州90 万~100 万,防城港50 万~60 万。[3]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人本理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南频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保持良好,雨热同季,水热条件组合好,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面积少。生态类型多样,拥有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容量较大,大气环境在全国属于优等,主要江河水质较好,近海水质在全国属于最好之一。气候宜人, 南部沿海地势平缓,开发密度低,人口承载力高,是全国最适宜人居的区域之一。在今后10~20 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 是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镇工作、生活和居住的时期。为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和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或城镇就需要不断满足进城居民和原居民的物质、精神、成长和权利等多种需求,使其安居乐业,享受城镇的美好生活,推进人本城镇化的理念。

        (一)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人本城镇化

        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人本城镇化就是要满足居民生存基本需求的城镇化,包括吃的需求、穿的需求、住的需求、行的需求和用的需求以及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是通过发展城镇经济来满足。吃的需求是人们的第一需求或最基本的需求,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或城镇生活保障来满足, 是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穿的需求实质是对御寒、保暖和审美等的需求,是仅次于吃的需求的第二需求。住的需求是对避风躲雨、家庭生活和睡眠休息等的需求,通过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使其“居者有其屋”。行的需求是对快捷和代步等的需求,包括人行道、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车站等各种交通场所以及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需求。

        (二)满足居民精神需求的人本城镇化

        满足居民精神需求的人本城镇化就是要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特殊需求的城镇化。包括快乐需求、情感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理想需求。快乐需求是人的天性,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需求,包括唱歌、跳舞和体育等大众娱乐形式和富有个性色彩的兴趣和爱好, 可将人生效用的最大化概括为快乐的最大化, 可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来满足居民对快乐的需求。情感需求是对很多种不同人的情感需求,如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等。安全需求是自我保护、寻求安全、延续生命的需求,包括对自己生命安全、身体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和亲人安全等的需求。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211/1516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

新型城镇化之路

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八大关系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城镇化道路解析及其城乡规划体系构建探索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