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收录时间:2012-11-15 18:21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赵莹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长三角小城镇在持续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导向下,长三角小城镇逐步走上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但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国内宏观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小城镇距离新型城镇化标准,仍有一定的差距。

延伸阅读:新型城镇化 科学发展观 长三角小城镇

        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为主要发展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内涵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战略。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长三角地区小城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创新发展思路,较早进入内涵式城镇化发展阶段,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国内宏观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小城镇距离新型城镇化标准,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正视客观现实,深入探索科学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对长三角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扎实小城镇产业根基

        新型城镇化具有两种属性: 一是宜产出性; 二是宜居性。长三角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主要内容为: 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提高各个产业质量、层次。

        首先,与城市不同,长三角小城镇三次产业并存的结构形态特征明显。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于克服“重工轻农”思想,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走“以镇带农,以农兴镇”的现代农业新路。对此,小城镇应建立具有吸纳、扩散、展示、创新等功能的特色农业基地,修建规范化农业基础设施;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扩大农业包容性,促进“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小城镇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结构基础。

        其次,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的演进会影响到城镇化进程。面对新的发展环境,长三角小城镇应根据所处工业化阶段,按照错位发展原则,在县( 市) 域范围内准确定位主导特色产业目标,并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走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小城镇已经步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轨道,更应该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制造业转移这一契机,制定机械、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发展规划,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积极引入新型高端制造业。同时,注重整合提升特色工业园区、功能区,吸引主导产业、相关支援性产业、研发与物流等高端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做精做强领先企业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集聚、管理集成”的要求,拓展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最终形成技术密集型主体产业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再次,各镇应遵循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将服务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特别是一些拥有工农业服务网略、专业市场、物流设施等基础的小城镇,应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加快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等产前服务业; 设备维修保养、项目管理、科技咨询、质量与标准控制等产中服务业; 仓储、项目外包、展销、物流、售后服务等产后服务业; 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培训等即时服务业等。与此同时,需要结合居民对城镇生活的新要求,积极培育房地产信息通讯、旅游等民生性服务业。也应注意建立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主体功能区,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小城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全力培植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最终形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轮驱动、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推动小城镇经济进入到更高的发展层次和阶段。

        二、继续坚持技术创新理念,推动小城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表明,以资本、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技术进步才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源泉。从劳动力供给及资源环境现状看,当前长三角小城镇产业竞争力正在逐步减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小城镇已经进入了创新经济发展动力源、用低增长率换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集约型增长的新阶段。必须痛下决心,以建设创新型小城镇为核心,重点提高三次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高效增长。

        第一,继续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关键性、共生性技术创新,如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等; 应尽快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着力突破农业经济与科技脱节问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创造持续动力; 也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产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达到降低发展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目的。

        第二,提升工业高技术化和高端化程度。和发达国家小城镇相比,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普遍存在着工业高技术化、高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实行技术、工艺改进奖励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更新技术装备、优化传统工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质”化方向发展; 要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技术合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着力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应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着力解决共生性技术不足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定科技资源效能评价、科技成果奖励等机制,为企业和科技人才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调动其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小城镇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第三,重点发展技术型、知识型、高增加值型生产性服务业。这是第三产业实现内生性增长的必由之路,应全力发展与现代化农业、新型化工业相匹配的高层次服务业,如科技服务业、文化传播业、信息服务业、网络软件服务业等。与此同时,注意改造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例如,积极发展工农业科技职业教育,加快培育掌握专业科技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加大培训力度,培养规模庞大的工农业实用人才。积极推进各类生活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推广技术、传递信息、防控动植物疫病、监管产品质量,充分发挥科技对小城镇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三、探索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构建现代化经济社会结构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经济社会结构新秩序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因此,继续谋求城乡统筹科学之道,应成为“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

        1.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留乡农民富裕化。实践经验表明,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改善其生活条件,开辟多元化收入渠道是富裕农民的有效举措。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应加快高效规模化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农业弱势地位和收益较低的状况,真正实现“富裕农民”的目的; 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的同时,应注意改善产业收入结构,引导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提高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 也要明确农民土地产权的权利界限,扩大农民对农田、宅基地、农房、股权的处置权利。[2]并在优化配套实施环境的前提下( 如: 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凸现农村土地“资本”属性和“资产”价值) ,按照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规范地推进土地流转,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最后,通过健全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其隐性收入。

        体制、机制转轨创新是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的战略保障。2012 年3 月1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记者问时指出“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是本年度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这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将面临着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应该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探索以宅基地为主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新方法,处理好“化”人与“化”地二者间的关系,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出现盲目跟风搞集中的极端现象。[3]尤其是远郊地区小城镇应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创造土地流转的有利条件。以此为基础,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在小城镇、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立用地集约、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并按照就近集聚和新房产权明晰原则,引导农民主动向集中居住区有序流动。考虑到社区居住成本高是农民转移意愿低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适量补贴、困难群众扶助救济等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社区居民刚性开支,增强农民向社区转移的动力。另外,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形成物业公司与居民、业主委员会良性互动社会管理格局,优化社区管理。特别要重视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要充分发挥集体资产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在社区的生活能力,也为改善社区环境、美化社区形象创造条件。应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吸引城市文明成果向社区延伸,提升社区品味、丰富社区内涵。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居民素质,从根本上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211/1516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铁路建设管理的思考

建筑材料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是科学技术

节能性建筑与科学发展观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

新型城镇化之路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八大关系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