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矶崎新:未来城市是废墟

收录时间:2007-12-23 20:2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他以“推翻”为出发点的作品,在展览中反被激进分子打倒;

延伸阅读:作品 出发点 分子 展览 废墟

    他被称为日本建筑界的切。格瓦拉;

    他以“推翻”为出发点的作品,在展览中反被激进分子打倒;

    他直率地批评上海有建筑但没有艺术,声称珠三角是一个无趣的地方……

    中国的现状是大家对曼哈顿、拉斯维加斯和迪斯尼乐园都是非常钟爱的,因为有这样的趣味,所以造成中国目前以这样一些模式建造城市。只有祛除了这些趣味,中国才有希望。(参考《建筑中文网

    中国现在正在产生许多优秀的建筑师,那么发掘和给他们机会的应该不是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三种趣味的人。

    ———矶崎新

    “我是从乡下来的,跟东京有一种疏远感。”

    8月14日,在广东美术馆的贵宾室,厚重的檀木门关闭的时候,也隔开了喧嚣的人声。矶崎新身穿银色衬衣,外套黑黄蓝相间的丝绸马夹,满头银发,身板笔直。他坐在沙发上,显得神态谦逊而又气质傲岸。贵宾室之外是前来观看《未建成:矶崎新建筑展览》的众多观众。矶崎新和黑川纪章、安藤忠雄并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影响世界建筑历史及现实的大师。

    矶崎新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的人”。

    “即使住在东京,也感到东京不是属于自己的地方。不想拥有任何土地或房产。一本叫《建筑家的自宅》的书里收录了全世界很多建筑家设计的住宅,我能提供的只有在轻井泽市的小屋。因为其余的都是租来的,而且没做任何改造就住进去。”

    “60岁以前我已经做了不少建筑,得了不少奖,60岁以后我就想,我要成为一个非常自由的人。”矶崎新不购置房屋地产,不追求权力,不接受荣誉职位,也拒绝担任大学的教授。

    东京是矶崎新开创事业的地方。从18岁时为应试离开故乡踏上东京的土地,矶崎新把故乡九州大分县比作“母亲”,把东京喻为懂事后一直对抗的“父亲”。当东京变得越来越巨大,变得无法理解时,对抗的感觉就变成了敌意。1960年,师从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矶崎新制造了一个“破坏东京”的计划,从中领略到破坏的快感。

    但这种破坏只存在于他的思想里。“结果都是以我的挫败而告终,一个也没能实现。”这些没能实现的计划就被收录在《未建成/反建筑史》中。

    “未来的城市是一堆废墟。”这是矶崎新的激烈宣言。

    “人类所有理性的构想和理论性的规划,最终会由于人类的非理性、冲动的情绪和观念导致规划被推翻。”被封闭在高密度城市空间里的人群、地狱画、幕府末期的浮世绘、死于原子弹爆炸的尸体、饿殍、怪物等等,这些断片状的形象被印在展板上,由投射仪投射到幕布上,把展厅内的观众带到怨恨凝集的虚幻空间中。

    在广东美术馆展览现场,名为《电气迷宫》的作品映照出矶崎新从1968年到现在的建筑思想。1968年被矶崎新视为极其重要的一年。当时在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法国爆发青年人对抗旧体制的“巴黎五月风暴”,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和伯克利,大学完全被学生占领。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大楼成为一座象征性的城堡,众多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就在这一年,矶崎新应邀参加了第14届米兰三年展,参展作品是《电气迷宫》。其时矶崎新作为日本年轻一代建筑师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他针对不断扩张的城市现状提出批判的《电气迷宫》,却因三年展这种制度而成了青年人冲击的对象。三年展被学生占领,作为反叛者的矶崎新被新的革命者逐出了展厅。

    1968年,世界建筑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主义宣告结束。

    曾被埋葬于历史的《电气迷宫》重现于世人眼前。对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师注入了大量象征20世纪大都会的概念———化为瓦砾的坂神大地震废墟景象、“9.11”惨剧的毁灭画面,揭示了建设与破坏、计划与消灭的宿命。

    《未建成:矶崎新建筑展览》还展示了从1960年代开始的“未建成”系列,以及跨越巨大历史时间轴线,在2000年以后在中国、卡塔尔、西班牙等地重新崛起的新建项目及其发展过程。1970年代,建筑革命家矶崎新从城市撤退,之后大约20年的时间,他几乎没做和城市相关的事情。这20年被矶崎新当成历史的真空期,他脱离现代潮流,投入到日本和西欧的古典世界里。

    中国建筑批评家范迪安评价矶崎新说:“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提供了大量遗产的条件下,他不是顺从已有的建筑观念和主义,而是以批判性的视角重审建筑的现代进程,及其本质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说,他首先是一个建筑精神的探险者,他的探险精神和意志源于他对一切已有建筑秩序、规则、方法和风格的怀疑,他的目光穿越了建筑与城市、结构与规划、自我与社会的界线。”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12/798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解读那些“糟糕的场地”与景观(Peter Latz教授40年来的景观实践)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特色之路

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