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要设身处地为民考虑城市建设病该治了

收录时间:2006-08-07 03:12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广场建设近年来持续升温。一个个占地庞大、气度不凡的广场纷纷出现在城市中央,成为展示当地形象的窗口。但很多人发现,这些城市广场就像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大多模式雷同、功能单一、缺乏个性甚至连名字都不约而同地取为“世纪广场”、“黎明广场”。

延伸阅读:为民 城市 城市建设 广场 连名

    广场 “四菜一汤” 奢华成风

    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广场建设近年来持续升温。一个个占地庞大、气度不凡的广场纷纷出现在城市中央,成为展示当地形象的窗口。但很多人发现,这些城市广场就像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大多模式雷同、功能单一、缺乏个性甚至连名字都不约而同地取为“世纪广场”、“黎明广场”。(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个庞大的政府办公楼,中间搞一大片禁止市民进入的草坪,两边罗列着博物馆、图书馆等建筑物,再加上一个巨大的音乐喷泉,这不就是‘四菜一汤’吗?”建设部原总规划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为邦形象地将各地趋同的广场模式总结为“四菜一汤”。

    盲目求大更是我国广场建设的通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孙凤岐教授认为,国内不少城市近几年修建的广场大多尺寸偏大,周边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配衬,缺少应有的特色和活力。广场的功能是人们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特大和大城市中心的广场有10公顷就足够,一般城市3—5公顷就够大,小城镇有2—3公顷就可以了。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广场竞相比“大”,有的县城广场面积动辄15—25公顷。河南某县城广场占地达400余亩,当地人自豪地问:“天安门广场有没有我们县的广场大?”据统计,全国662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1/5存在这样的“形象广场”。

    专家指出,我国的广场建设还陷入了奢华成风、严重脱离地方实际的误区。许多城市广场的铺地,面层花岗岩材料只需选择20—30毫米就能够满足使用和观赏需求,却往往以更厚的花岗岩代替。

    孙凤岐认为,各地的广场应有不同的特色,大、中、小城市应各具特点,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也应有所不同。一些大中型的著名老城市,应结合城市特点,在一些十字路口营造小型的、多样化的城市广场。

    马路 盲目拓宽 越摊越大

    北京怀柔一个1800多人的村庄,竟然拥有宽阔的“二环路”。虽然平时路上车辆稀少,但当地仍认为,要发展民俗旅游业,必须修更多的路,目前正在积极规划该村的“三环路”。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我国的道路建设成绩显著,四通八达的路网连接城乡,为人们的出行和生产运输带来巨大便利。但与此同时,盲目追求宽马路、景观大道让我们的城市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越修越宽的马路、越摊越大的环路,一方面却是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

    更让人痛心的是,许多中小城市打着“超前发展”的旗号,盲目拓宽马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山东省枣庄市政府日前就因违法占地修建宽马路一事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据了解,这一宽马路有10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1条中心绿化隔离带、2条小绿化隔离带、2条外侧绿化带,最宽处达102米,占地千余亩,其中非法占地面积达672.21亩。

    “为什么每个城市都热衷于修建宽马路,因为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政绩。”陈为邦分析说,我国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存在缺陷是城市规划建设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更加科学地设计干部考核体系,把道路的畅通情况、交通效率的提高等作为指标,这种情况将会好转。

    绿化 跟风模仿 贪大求洋

    孙凤岐教授认为,除建筑物之外的用地都属于景观园林的范畴,应当最能体现城市的形象特征。但遗憾的是,不少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移植大树成风,普遍忽视乡土树种和草种,盲目引进外地品种,一味照搬模仿、贪大求洋的做法使得城市园林建设步入“千城一面”的误区。

    以草坪风为例,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南到北无不以种植草坪为时尚,纷纷引进名贵草种,有的甚至伐去浓郁的树林,而由于草坪维护成本高昂,本应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的绿地成为禁区,让人亲近不得;紧接着大树风一刮,城市新建绿地纷纷种上截干的秃头树,甚至北方城市也“种”上了摇曳多姿的椰子树……

    大量人造景观取代自然山水也使城市景观逐渐失去个性。有的城市将原本地貌丰富的基址夷为平地建造西式园林、人工景观,有的城市热衷营造人工湖泊。“今年上半年我参与的城市景观设计评审中,有3个城市都耗费巨资采用筑坝的方式营造人工河流和湖泊。”孙凤岐痛心地告诉记者,这些地方有的根本没水,有的引来的是污水,但都被当地领导作为“壮举”津津乐道。与此相对应的,一些必需的街道园林绿化却缺乏资金投入。

    建筑 片面追高 千城一面

    高楼大厦已成为城市里最常见到的风景,不少城市还互相攀比高楼的高度与数量。该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

    “当前我国城市景观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建筑形象雷同、千城一面,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高楼大厦,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陈为邦认为,目前许多城市建设都陷入了贪大求洋的误区,有的甚至以“高、大、洋、怪”为荣,盲目追求高层、超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设,热衷于建造摩天大楼,甚至有的中小城市也要建几十层的高楼。

    “建筑物比高是市场经济不成熟在建筑上的反映。”陈为邦分析说,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的黄金地段,建造高楼大厦是集约用地的好办法。但摩天大楼的成本很高,通常超过60层以后,经济效益就很难体现,再加上高额的维护费用,往往得不偿失。中小城市应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应一味追求高楼大厦。

    据了解,盲目建设中央商务区(CBD)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高楼的诞生。目前我国共有46个城市正在建设CBD,有的城市连CBD的内涵都没搞清楚,不了解CBD要以一定数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商务活动为基础,甚至把商业中心、步行街等都算做CBD,有的面积比北京、上海的都要大。

    专家观点

    ☆★陈为邦(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我们的建筑应该“中而新”,可以包容世界上好的建筑风格,但必须以自己的民族风格为前提。新的景观一定要反映出新文化。

    同时,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的功能定位,要根据功能定位和城市实际搞规划,依托城市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等特点搞设计,体现城市特色,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之路。比如桂林、杭州的城市规划要处处体现出自然山水的味道;吉林省长春市就可以依托汽车工业打造汽车城的特色;上海的海派文化和城市功能则决定了建筑要体现出新味和洋味等。

    ☆★孙凤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这些年一些地方兴建的人工景观,花了不少钱,然而并非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城市景观和环境。

    其实人们真正关心和需要的是良好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畅通无阻的城市道路,免费开放的公园,可供儿童、老人活动的场地、树荫和座椅,能够看看自然树木杂草、听听鸟叫虫鸣的地方。这些需求与那些闹人的景观相比,标准要低得多。如果城市的管理者在策划和设计时能够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始终如一地贯彻“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一定能营造出让人感到亲切、自在的户外景观。但这需要深入生活、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设身处地为民考虑。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8/5239.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海坦广场基础结构设计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

试从个性方面赏析城市广场

人性城市广场的设计和研究

论文化广场的设计

城市中心广场设计实例

关于城市广场公共性的思考

历史街区内公共广场的城市设计-以长春文化广场周边城市设计为例

略论城市广场规划建设

论文化广场设计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