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如何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收录时间:2011-11-11 19:34 来源: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  作者:邓丽芬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已逐渐成熟。为此,本文作者通过对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延伸阅读:信息化管理 电力企业

        1.现状和不足。目前,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层面,都构建了覆盖日常管理需要的MIS、OA等管理系统,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信息建设,实施信息化管理,方便了各级信息交流,提高了管理效率,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应用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另一方面相应问题也不容忽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总体规划缺失或不到位。企业信息化是涉及到技术、管理、企业战略决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系统工程,制定科学、全面的信息化总体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总体规划的缺失是造成目前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出现问题甚至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导致应用集成度低、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系统互不相容等不良后果。(参考《建筑中文网

        例如电网管理覆盖面很宽,哪些管理功能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功能设置到怎样的详细程度,需要站在合理的、全面的角度考虑。如需要考虑信息化参与者的范围、管理内容是否有必要应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替代纸质管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整体规划将造成很混乱的局面。又如电力企业和工程项目需要各种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工程管理、财务及人力资源等,如果不全面地、综合地考虑信息化建设,造成重复用户和重复登录等操作不方便,各系统之间将缺乏必要的联系,不能体现信息化的整体性。

        1.2.市场混乱、需求被动。市场上有很多很成熟和优秀的软件开发商和相应产品,有些是国外成熟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都是站在自己认知的角度上开发出来的,未必适合企业或工程的需要。

        管理需求的分析和定位对于实施信息化至关重要。但现实常见的情况是,不少I T企业出于商业目的和竞争的需要,对自己的产品系统及其中包含的管理模式进行过分夸张和宣传,对电力企业实际需求的考虑不够,扭曲和误导企业方的管理需求。

        1.3.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监控。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目前一般电力企业单位管理人员配备相应较为精简,往往缺少信息化专业人士,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方无力或无暇进行监督和控制,使信息化建设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如系统开发常出现开发不充分或范围蔓延的现象。

        另外甲方和开发商对功能是否完成有歧义,争执不下,也是信息化不成功的常见问题。

        1.4.信息制度不配套不健全。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对管理的升级,需要与现行管理制度相配套和衔接;同时成功实施信息化也离不开制度的保证。目前I T开发商对信息化管理的制度配套和制度保证问题涉及很少,致使有的信息系统建成后因相应的管理制度不配套不健全,导致开发的信息系统成为摆设,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1.5.培训不足。企业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对信息化认识有限,应用能力和水平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表现为徘徊观望,不能积极配合。这都是对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和能力缺乏培训的结果。而软件供应服务商一般很少提供培训服务,或提供的培训仅限于自己产品的应用,不能提供全面提升员工信息化素质的培训服务。

        2.对策和建议。解决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长时间及各方的努力,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2.1.各方的重视与努力。首先要有来自企业本身的重视,尤其是来自电力企业领导层的重视,领导重视是推动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动力。电力企业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是信息化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应增强信息化意识,认真对待,提出针对性强的、确实利于自身工作的需求,增强与开发商的互动性。

        同时,各系统开发商应在加强软件技术开发的同时,深入了解电力企业业务,不要做只懂代码和计算机的I T人才,更应做既懂企业业务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2.在全局角度看待和规划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战略的角度,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应由企业领导亲自过问,专门部门负责执行。

        规划时要明确各系统的功能,明确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功能任务上不能有重复,但应保持一定的通信联系,应初步明确各系统间接口,避免信息孤岛。

        电力企业组织形式不同,还要根据自身组织结构做好针对性信息化规划。如集团性公司应规划好各级信息化内容、各级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电子工作流程。不同企业做好不同信息化规划,电网级信息化要重点做好资产管理、生产运行管理规划;工程项目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企业应梳理管理规范,避免业务规格不统一。如在规划阶段就提出企业内部各种编码的统一要求。

        2.3.有效需求和合理设计。需求分析是信息化能否成功的焦点。良好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将事半功倍。建议尽量采用原型法,这样用户更清楚了解要开发的内容,方便提出意见。应与客户部门级负责人进行专门结构性需求的讨论,此时不要拘泥于细节,而应力图提炼出核心业务需求,放弃或弱化一些对用户或整个系统不迫切的、得不偿失的功能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例如在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管理中,现场会填写各种单元验收表格,这些表格如何用电子化手段录入数据库,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由于表格种类和数量很多,如果统统采用结构化录入则不仅带来设计和开发上的繁重的工作量,而且操作和使用人员也会感觉不方便,在汇总统计角度上意义也不大,这时可以采用现场手工填写,事后扫描或其它扫描识别的方法将数据输入数据库,目的是结构化统计重点信息,详细信息只要能够浏览到就可以了,而不是一味追求全面。

        又如公文流转是办公自动化中的重点,而派车管理等相对整个企业信息化属于边缘问题,不应做为需求分析和设计的重点。

        如何更好地把握需求,开发商责任义不容辞,但电力企业方也应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引进人才或咨询服务协助解决问题。

        2.4.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控制。目前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制度的建立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有些企业甚至还没有专门的信息化制度。电力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同行的有效经验,也可以请咨询服务公司协助建立。此外,信息化的培训不应仅限于上什么系统就培训什么系统,增强员工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所以电力企业应经常组织各种应用培训,从初级的日常软件应用、网络安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和内容,再到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软件应用培训。

        2.5.引入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更科学更全面系统的规划。独立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方在信息化建设各阶段所担任的角色和咨询服务内容如图1所示:

       

        引入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服务作为对传统模式的改进,目前正逐渐被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可和得到推崇,各个行业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专业的第三方信息化咨询公司,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三方咨询公司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接受企业委托,承担相应的信息化咨询服务工作,以其在技术、管理和行业三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综合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咨询服务,以确保实现规划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成熟、管理规范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第三方信息化咨询服务的引进改变了企业直接面对IT开发商的格局,体现建设方"以我为主"的原则。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企业、咨询方和IT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如右图2所示:

       

        (1)咨询方以其专业优势和技能,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和进度,确保信息系统开发质量,满足企业信息化要求。

        (2)通过引入咨询方,可弥补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企业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星海.浅议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8).

        [2]王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电力信息化,2009,(02).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11/1509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谈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理论与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策略研究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的探索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基于网络技术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探讨

大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与组织结构变革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议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问题探讨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