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中介空间的生态智慧

收录时间:2008-10-07 04:1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钟雪飞,石孟良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从中介空间生态化的全新视角,拓展了中介空间的概念内涵,并将注重生态的中介空间分为“功能性、附属性、技艺性”三种类型,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复式入口、飘浮空间、呼吸表皮”等多种中介空间生态化的创作手法。

延伸阅读:中介空间 创作手法 生态

摘 要:从中介空间生态化的全新视角,拓展了中介空间的概念内涵,并将注重生态的中介空间分为“功能性、附属性、技艺性”三种类型,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复式入口、飘浮空间、呼吸表皮”等多种中介空间生态化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中介空间;生态;创作手法
   
    Abstract:From the intermediary space of the new ecological perspective, exp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rmediary space, and will focus on the ecology of intermediary space is divided into“Functional, Subsidiary, Of artistry ”three types, corresponding At the same time, “penthouse entrance, floating space, breathing skin”and many intermediary space ecological writing techniques.
   
    Key words:intermediary space; ecological; writing techniques
   
    “中介空间”是一种介于建筑室内室外的过渡空间,它不属于室内空间也有别于室外空间,它的存在已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界限,这是荷兰结构主义大师范艾克早年对“中介空间”概念的理解与界定。事实上,中介空间早已广泛存在于建筑创作实践中,特别是在满足人的行为心理、建筑与环境和谐渗透等概念上,中介空间形态常常因其多义和感性,倍受人们喜爱并已广为拓展,中介空间的概念内涵也日新月异。如在生态与可持续理念的影响下,建筑中介空间应能反应生态的内在要求,保持建设地段空间及生态系统的完整,节约建筑能耗等等,建筑中介空间已不可避免地充满深浓的生态意识;另外,建筑中介空间与各种相关生态技术的整合,也代表了当代建筑中介空间的发展方向。这些多样化的建筑中介空间形态,正在以某种模式语言,赋予当代建筑以独特的艺术和生态魅力。
   
    1功能性中介空间的生态手法
   
    “功能性中介空间”是指,具有相对较为明确建筑功能的中介空间,如庭院中介空间的交通组织功能、建筑入口中介空间的交通引导功能等等。注重生态的“功能性中介空间”的建筑创作手法有:“复式入口、合院空间、空中花园”等几种。
    建筑入口是最为典型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具有交通引导、人流集散等重要建筑功能。在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中,可用设置柱廊、构架、遮阳、绿化等多种加法构成设计手法形成“复式入口”。“复式入口”不仅具备了生态遮阳、通风节能等生态综合功能,同时还能突破“界面一层皮”的概念,让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好地共融、共生。特别是商业公共建筑的入口中介空间,既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化的公共空间、市民休憩交流理想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广场面积的不足和布点的不均(图1)。
    “合院空间”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中介空间形式之一。不同时期、不同气候地域的建筑,几乎都包含这样一种空间类型——在建筑内部设置与外界沟通的院,把自然引入建筑内部,减小建筑的进深,并利用合院形成“烟囱效应”,为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节能等带来便利,“合院空间”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和较具生态特色功能的建筑中介空间(图2)。
    “空中花园”中介空间是利用减法法则,抽去高层建筑的局部形体,取而代之以庭院绿化。“空中花园”能使原本埋藏在建筑内部的形体暴露出来,使这部分房间又重新获得采光与通风。同时,空中花园也丰富了建筑空间的竖向构成,弥补了高层建筑由于疏离地面而导致的人与自然隔离的缺陷。“空中花园”既可单独出现,作为建筑外形上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可以组合出现,产生独特的韵律效果。如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行,便是一座每隔三层就有一个三层通高的“空中花园”的优秀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图3)。此外,“空中花园”还有“入户花园、花园阳台”等其他中介空间形式。
   
    2附属性中介空间的生态表达
   
    “附属性中介空间”的建筑功能相对较为模糊,它可以作为建筑中功能空间的连接、过渡与补充,主要为使用者提供交流场所或视觉变换、心理缓冲等多种功能。“附属性中介空间”的生态表达有“飘浮空间、嵌套空间、底层架空”等几种建筑语言形式。
    “飘浮空间”是当代建筑经常采用的形态构成手法,其特点是以附加整体性屋盖“笼罩”在由功能自然形成的建筑屋顶之上,“飘浮”的上屋盖与建筑自然屋顶之间形成部分“中介空间”,该空间区域具有气候缓冲、遮阳等生态功能。同时,由于“飘浮”屋盖摆脱了与建筑平面的必然联系以及空间限定的模糊性,大大增强了建筑对人行为活动的包容性,建筑形态更为自由离散。如屈米设计的弗雷斯诺国立当代艺术学校,用一个巨大的屋顶将新旧两部分整体罩盖,形成一个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区域。该区域因具有优美的空间形态、良好的气候条件和适宜交往的特质倍受到人们喜爱(图4)。
    中介空间的生态智慧
    建筑“底层架空”是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架空的建筑形式很早便出现在我国的西南山区,被称为“干阑式建筑”。干阑建筑能有效地减小对地形的破坏,同时具有防洪、防潮等功能,已成为山地建筑独特而优美的形式语言。在当代,由于生态思想的影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能够在设计中将建筑与环境同等考虑。建筑底部空间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可以预见建筑底层架空空间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还地”、“开放”的架空理念,将成为指导建筑设计的一种价值取向(图5)。
    “嵌套空间”是指在原有建筑空间外再包裹一层玻璃围护结构,从而形成建筑内有建筑的空间效果。如果建筑内、外表皮形状不完全吻合,在两层表皮间出现一些形状特异的剩余中介空间——“嵌套空间”。从空间形态塑造的角度而言,这些剩余中介空间单侧接临室外,其余面接临室内的楼层空间,是一种垂直通高的开放空间,具有类似“边庭”的空间与生态调节效果。同时,外表皮已不受功能限定,为建筑造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舞台(图6)。
   
    3技艺性中介空间的生态语言
   
    “技艺性中介空间”不具备具体的建筑功能,它是运用相关建筑技术,通过建筑结构、构件、材料等综合艺术处理,以达到诸如建筑节能等特定功能性目的的新空间形态。“技艺性中介空间”的生态语言有“呼吸表皮、复合立面、构件遮阳”等。
    双层围护结构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通常,“呼吸表皮”的内层是普通意义上的建筑界面,拥有建筑围护功能以及可正常开启的窗扇;而外层界面主要起附加作用,如为建筑遮挡不稳定的猛烈气流;两层界面间安置防止阳光直射的百叶。而内、外两层界面间的空气又充当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气候缓冲区域,使建筑内部拥有更为舒适的气候环境。双层界面在减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生态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建筑中介空间形态,增加了使用者对建筑空间层次的体验。如吉宝欧文化中心,便是“呼吸表皮”充满生态智慧与人文诗意的完美表现(图7)。
    建筑外表不再是一张单一的“膜”,建筑立面可利用檐廊、柱廊、构件凹凸、构架、构造墙等多种建筑技术手法,创造一个开放的、有层次的“立面空间”,该手法不仅“软化”了建筑立面设计、增加立面的景观层次、加强了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立面也具有了生态调节、遮阳等多种功能。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在西向建筑主入口处设计了一面大尺度的防晒墙。这面由混凝土制成的防晒墙完全与建筑脱开,在夏季与过渡季节,可以完全遮挡西晒的直射阳光;防晒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空隙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拔风作用)并可保证主体建筑室内的均匀天光照明。在冬季,防晒墙能有效地遮挡西北风,从而有效缓解外部气温对建筑内部的影响。“复合立面”的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给人们带来了中介空间的生态智慧和视觉新颖的多种享受(图8)。
    中介空间的生态智慧
    “建筑遮阳”形式多种多样,有横向的或纵向的遮阳格片,有可以塑造震撼室内光影效果的布幔遮阳,也有角度自动可调、遮阳不遮光的百叶窗帘。不同形式的遮阳构件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建筑,而且对于建筑立面中介空间具有不同程度的限定和装饰效果。良好的遮阳设计不仅有助于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遮阳构件还具有使建筑趋于人性化的作用,透过精致的遮阳细部设计和阳光透过遮阳构件缝隙洒下缕缕的光斑,充分展现了现代材料的特性与细腻,改变人们对于“工业时代”机械美学冷冰冰的偏执看法。“建筑遮阳”形成的“技艺性中介空间”,已成为生态建筑立面典型的形式语言(图9)。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10/13823.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中国传统建筑入口空间初探

城市湿地公园基本设计方法简析

浅谈防洪工程的生态护坡

浅谈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解读零碳建筑

尊重环境,和谐共生——湖南省委蓉园宾馆8号楼改扩建工程设计

秉承历史、尊重环境

渤海大学校园景观色彩

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读天安南海数码新城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