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的创作思考

收录时间:2013-04-20 10:53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作者:郑少鹏,何镜堂,郭卫宏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震中为汶川映秀。2009年3月,受四川汶川映秀镇政府与东莞对口援建前线指挥部所托,何镜堂创作团队承担了震中纪念馆的设计任务。

延伸阅读:创作 汶川 汶川大地震 纪念性建筑 纪念馆 设计定位

        2008 年5 月12 日中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 级特大地震,震中为汶川映秀。2009 年3 月,受四川汶川映秀镇政府与东莞对口援建前线指挥部所托,何镜堂创作团队承担了震中纪念馆的设计任务。2010 年9 月30日纪念馆完成土建和外装移交映秀政府,2012年5月完成布展开馆,历时3 年多。(参考《建筑中文网

       

        纪念与忘却

        纪念性建筑作为承载人类共同记忆的空间载体,其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让人们记住某一特殊历史事件或人物。汶川大地震牵动世人,然而,对于灾区的人们,在经历了生死别离之痛后依然要在此地面对未来的生活,那段经历也许是一道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痕。所以,长久的纪念与日常的忘却是创作开始时需要同时面对的命题,对于不同的纪念主体,纪念的意义和方式也截然不同。由此,我们以“记忆与希望”作为纪念馆的设计定位,纪念在此不应仅是灾害的惨痛或重建的激昂,应在平和、理性中将人的思绪引向深远,而隐、现正是实现这一定位的方式。消“隐”是一种平和、低调的态度,是我们面对自然和灾害的一种谦恭与尊重;显“现”同样也是一种态度,一种面对过去和未来,面对死亡与生命的正视与坚定,消隐和显现之间形成一定的张力,自然平静而坚定有力,这是叙述记忆与希望最适当的方式。

        建筑形体于群山中隐现

        映秀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高山河谷上,渔子溪在此汇入岷江,向南奔腾;镇中心就位于河道边的平地上。纪念馆的选址是在映秀镇一个高于镇中心近60m 的山岗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全镇,同时也是镇上多处重要公共开敞空间所能看到的视觉焦点。高山、河流、城镇构成了纪念馆所在大环境的主要特征,在这个全镇视线所及的重要高点,纪念馆以怎样的姿态呈现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纪念内涵和定位的最直接阐述。

        设计在原地形上通过地面的切割、抬起、延伸,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整个建筑与地形紧密结合,西侧连接延绵山势,与山体连成一片;东侧朝向河谷的城镇中心,略微抬起,半嵌入山体之中。建筑以自然、平和的姿态低俯于半山上,隐、现于群山之中。从山上向下望,建筑几乎消隐在群山之中;从山下城镇向上望,建筑呈水平方向延展,与山岗轮廓线相贴合,掩映于山林中只显露一角。在隐、现之中表现出平静而有力的纪念性。

       

        主题线索于场地中隐现

        基地位于映秀3 个重要纪念节点的几何中心:向北是震中被破坏的原镇中心中滩堡遗址,现已改造为公园,保留了映秀小学球场上的旗杆;向东是重建后新的城镇中心映秀大道,有新建成的河口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商业街区,还有保留的漩口中学遗址;向南在两侧高山峡持中沿着岷江延伸至震源牛眠沟。在场地周边,有两处抢险救灾遗址,一处是渔子溪公墓,在这里掩埋了近7000 具遇难同胞的遗体;另一处是爱心路,是武警官兵在救灾中临时抢修的生命通道。纪念馆作为震中纪念体系的重要空间节点,应放在纪念体系的整体空间关系中进行研究,同时,对于场地上原有的纪念要素和信息应予保留和呈现。

        设计在场地中形成3 条控制线,分别指向牛眠沟、中滩堡遗址、新城镇中心,依据控制线形成建筑的平面轮廓,并由此向外延伸,设置了3 组可远眺上述纪念节点的空间节点,使自然、震灾和重建等主题的线索在场地中分别呈现。在流线组织上,保留原有的爱心路作为步行到达纪念馆的参观路线,将台阶拓宽、整修,并设置两处平台供停留与眺望。参观者沿原来作为抢险生命线的爱心路拾阶而上,先经过渔子溪公墓,凭吊后继续上行,穿过一片绿林便到达纪念广场,与乘坐机动车进入场地的参观流线在流水庭处巧妙汇合。在整个场地组织中,通过有意识地在场地与震中映秀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将代表震灾和救灾的墓园、爱心路等原有纪念要素纳入场地整体组织,希望在场地上呈现的不仅仅是灾难的沉痛,更希望能够传递人性的坚强和伟大。

        对话自然于序列中隐现

        纪念馆的展览内容策划分为3 大部分:5·12 地震灾害展、灾后重建展和5·12 启示展,在“记忆与希望”共同呈现的设计定位下,希望将各自独立的3 部分展览内容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空间序列,参观者能够在参观中了解灾害、救援、重建、新生的整个过程,并能够从中引发共鸣与思考。

        在参观主流线上,空间序列的组织、场所精神的营造与展览的主题内容都有着密切关联。首先,3 大主题展区从低到高分别被放置在3个不同的标高上,与场地的高差变化相契合;其次,在不同展区的起始、过渡与收结处嵌入4个主题庭院,分别以时间、地殇、崛起、希望为主题,以水、石、树、光为构成要素营造场所精神。

        庭院是在封闭的展览流线中打开人与自然对话的窗口,使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有节奏地与山体、天空、自然形成多次不同方式对话。展览空间是对展览内容的陈述,庭院空间是对纪念主题的抽象与升华,随着参观空间序列的下沉、上升、开合、收放节奏,参观者的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建筑空间与展览内容共同完成了对纪念内涵和意义的阐述。

       

        记忆与希望的共同呈现

        纪念是共塑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体的情感只有在汇入集体情感中才能得到实现和尊重。而在倡导人性与关爱的今天,我们希望对个体关怀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体现:纪念是对逝者的哀思,又是对生者的抚慰;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也是对鲜活生命的关爱;是对过去一段经历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寄托。“记忆与希望”正如纪念馆灰色与绿色的主色调:浅灰色的主体采用细木模板现浇的清水混凝土,拆模后做表面防护,保留模板木纹;深灰色的主题庭院采用当地黑砂岩,做斜面凿毛处理;绿色的植被屋面也没有采用一般的铺装草皮的做法,而是撒放当地常见的野菊花和油菜花草籽,让其自然生长。整个建筑的格调都尽量做到简洁、质朴。在这里,“记忆”是厚重的,但不需彰显,而是平静的存在;“希望”是面对未来所应坚持的信念,这里没有激昂的情感,一切回复平静,回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老信仰。在灾后物质重建完成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纪念馆为灾后的心灵与情感的重建汇聚一份力量。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304/1522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启示

园林工程创作原则及施工

植物造景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

创意产业建筑的创作初探

关于汶川地震中建筑损毁的思考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积极应对震后各项环境问题

建筑质量必须承受的生命之重

灾后重建建筑业应关注的六个法律问题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