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论过去十年中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

收录时间:2008-07-29 15:01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试图清晰地描述中国过去10年中发生的当代景观设计面貌是困难的,我们身处其中,同时,我们的观点又受到立场和偏好的左右。面对中国过去十年中巨变的景观洪流,本文对限定了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的表述显得微乎其微,本文所关注的那些对我们观念构成冲击的实践,较之城市化进程中整体物质空间的改变,力量是弱小的。

延伸阅读:中国 偏好 景观设计 洪流 面貌

    1、前言

    试图清晰地描述中国过去10年中发生的当代景观设计面貌是困难的,我们身处其中,同时,我们的观点又受到立场和偏好的左右。面对中国过去十年中巨变的景观洪流,本文对限定了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的表述显得微乎其微,本文所关注的那些对我们观念构成冲击的实践,较之城市化进程中整体物质空间的改变,力量是弱小的。(参考《建筑中文网

    世界的多变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多元性时刻在焚毁着合理性和标准化,继集体现代主义的瓦解之后,当代设计不再朝一个方向进发,中国过去十年中普遍的景观设计实践,似乎是对混乱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最好的回应,在城市大跃进的过程中,中国普遍的景观设计极尽丰富、混乱、混搭之特征,这同样产生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种“质”存在于罗伯特·文丘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文的语境中,即反精英式的平民化的欢腾,如果将中国普遍性的景观设计理解为一种自发的对环境改造的行为,而由这种行为主导之下产生的空间,又被人们乐于使用,那么来自于较小的专业语境中的受特定观念指引的批评和评论是苍白的。这一点,在简·雅各布斯的《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有较好的例证,雅各布斯从城市平民的角度出发,从观察和经验的视角来评析城市的结构,给人们描述了具有生命力的安全城市形态,从雅各布斯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城市大跃进中产生的城市景观空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丰富和混乱中解析出活力和人性。

    而本文所关注的那些携带着清晰的观念,直面尖锐的当代问题的设计实践,会形成一个与普遍性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有着距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语境,这会失去以低姿态和深入其中为特征的雅各布斯式的观察视角。本文摄取的被特别关注的小众的实践,在过去十年中的景观设计中不具有普遍性,它以对立和反叛的姿态审视这股洪流,并做出反应。怎样看待中国景观设计的“当代性”?所有发生在当代的景观设计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结果都具有强烈的当代性,就连“当代”这个词汇也是一个模糊的无明确前后时间点的一个概念。本文的“当代性”是指那些能够针对当代中国突出的矛盾而作出反应的行为的特征,同时,又带有时代合理性的暗示,而这一合理性被认为涵盖了普遍意义上的有效性以及作为重要性的意义这两点①。

    下文将图景和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产生及其普遍性特征作为背景,探讨当代景观设计观念和实践的特征。

    2、图景:巨变的景观及危机

    用巨变来描述中国过去十年的景观变迁虽然带有修辞上的夸张,但仍然难以表达这一过程对中国物质空间造成的深远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所积聚的部分财富在过去十年中迅速转化为物质空间,这一度使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师对中国设计市场趋之若鹜。

    中国过去十年中的景观巨变,体现为旧城市空间的消解与演替、新城市空间的积聚、城市化波及的乡村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因资源的索取而导致的部分自然空间体系的破裂,同时包含着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所形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在过去十年中,城市的开放空间和绿色空间实现了快速的量变,以膨胀的姿态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但作为综合的城市基础设施,未经积累和沉淀,几乎在一夜之间浮现出来的城市空间缺乏系统性,一方面缺乏对人性化的关照,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生态性;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多以混搭的形式和错位的主题表达出现,同时存在着审美上的混乱和拙劣。宏大尺度和堆砌,对华丽和奢华的追求是其典型的特征,展示性是其第一要诀。这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时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去十年中,城市化进程大舞台的两个主角——城市开放空间和居住区环境,对中国城市面貌的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超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速度,促生了时效性强、见效快的城市美化运动。而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房产交易更要求效率,居住环境的景观视觉效果是促成产品交易的良药,寻找瞬时视觉震撼和展示性是地产开发商不变的追求。

    大量新空间在短时间内爆炸式的出现实际上积聚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实现从自然到城市空间的转换。物质堆砌背后的主要危机是生态性的缺失和可持续的忧患,一方面城市空间的人本合理性有待检验,另一方面这些新的景观缺乏生态过程的生产性和循环性,同时巨大的维护成本又持续地耗费着能源和资源。就算有些空间被人们乐于使用,我们同样要警醒平民式的欢腾和集体主义式的自信背后所隐含的危险。中国超城市化过程中新形成的城市景观背后存在着人本主义的缺陷,存在着文化上的错位和缺失,但最大的危机是生态的危机。可持续发展这枚硬币的两面——需求与能源虽然是永远不可协调的矛盾,但景观这个事物本可以具有一定的自我循环和生产功能,却不幸沦为视觉展示的工具。

    3、当代景观设计的产生极其普遍性特征

    在以上描述的中国过去十年中景观巨变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设计的行为介入到了其中?除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所造成的景观改变,与城市化进程有关的景观事件几乎都与设计有关,虽然不完全冠以景观设计的称谓。而中国的当代景观设计就产生在过去十年或者泛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城市化促生了中国的当代景观设计,并同时性地介入到城市化进程中。当代景观设计产生的重要标志便是设计突破了围墙的界限,从原有的浸淫园子的设计全面地介入到了城市空间体系当中。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大量的设计资源一下子出现在毫无准备的设计师面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全新的词汇很快被人们使用,新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在发达的媒介交流中被迅速效仿,并相互产生影响。其中设计形式和语言得到最为快速的传播,而科学的方法却在高时效性的过程中显得奢侈而又无力。所以说,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首要变化来自于语言和形式②。

    生态性和人性化同样也被写进设计说明,并且以图面的形式得到适度的表达,但在普遍的设计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运用,对于快餐式的设计,深入的场地调查与科学的方法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并且,大部分景观事件的决策者对生态和人性化的提倡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行为,真正的生态与城市美化的策略相去甚远,中国人发挥概括的智慧将生态等同于绿色,在某种程度上却走到了生态的反面。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曾一度成为唱得最响的口号,中国的改革开放被认为是中国新现代纪元的开始,其中最大的改变是人性化的释放,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得具有个性和多元化。中国公共城市空间在经历了群体集会的功能之后,转化为真正的日常生活的场所,但新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承载着新城市的梦想,极力改变现状的最好方法便是差异性的创造,创造新的气象是每一个城市进程的终端目标,所以说,真正的宜人的景观空间远远承载不了大尺度景观的梦想,这反向促成了以视觉形式的表达为主要目标的设计。

    生态性和人性化的缺失、设计形式和语言的崛起,是过去十年中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普遍特征,中国速度导致中国景观设计表象的变化,却没有促成真正能够解决中国快速城市化矛盾的方法和实践的形成,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普遍还是成为一种助推中国城市面貌改变的工具,而没有成为真正科学的介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践。

    4、“当代性”探索群体的出现及其实践

    在中国普遍的当代景观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批判、反叛的方式,从对城市化进程中当代整体社会与环境的问题的思考出发,以实践的方式应对当代城市与自然中的矛盾。在本文的语境中,将之定义为景观设计“当代性”探索群体。这里的“当代性”探索,一如开篇的思考,即是对综合的当代社会、环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尖锐问题做出反应,并将之介入到景观设计实践的过程之中,其趋向是时代合理性的目标。

    4.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在于理清实践本身的范围以及实践的指向,首先在于对景观及其相关概念的思考。在中国,景观在很多时候被做为一个地理学的词汇运用,同时它也在文学的语境中,作为一个抽象的词汇来运用,泛指可见的物质空间图像和不可见的联系性图景。《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的编者导读将景观(Landscape)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并进一步解释到,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俞孔坚、李迪华,2003)在当代景观设计语境中,景观很少是单指田园风光和园艺栽植——这些传统的意向。相反,它的运用多元而丰富,蕴含着城市化、基础设施、策略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7/1172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透过文化思潮的变迁看当代中国景观设计

国际性与中国特色:中国当代景观与城市设计实践

以美国景观设计市场化经营为鉴,审视中国的发展

浅谈街景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措施

自己在北京盖栋楼

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讲述人地关系

人居景观设计的未来

美、日、德景观设计比较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