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建筑行业利润偏薄缘由何在?

收录时间:2006-11-19 17:01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十五”时期是新疆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新疆加快了交通、通信、能源、农林水利、生态建设及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九五”末期的610.38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 1352.28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为打造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区域内实施了大规模资源整合、配置,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业已实施,乌鲁木齐市搭上了新疆经

延伸阅读:乌鲁木齐市 城市 建设 新疆 经济一体化

    —从乌鲁木齐市建筑业发展现状、作用谈起

    “十五”时期是新疆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新疆加快了交通、通信、能源、农林水利、生态建设及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九五”末期的610.38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 1352.28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为打造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区域内实施了大规模资源整合、配置,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业已实施,乌鲁木齐市搭上了新疆经济发展快车,进入了追求高质量,实现新跨越,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十五”成为乌鲁木齐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最快的时期,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5.4亿元,年均增长13.4%,占全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7.4%.投资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直接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6.73亿元,年均增长7.7%;累计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1.1亿元,年均增长9.6%.乌鲁木齐市建筑业自身加快发展的同时,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力增强,在全疆建筑行业的地位凸现,所占份额扩大,目前,乌鲁木齐市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疆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2.5%,增加值占全疆建筑业增加值的21.3%.

    一、建筑业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实力

    (一)生产规模扩大,行业实力增强

    近些年,乌鲁木齐市紧紧抓住了国家加大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有力时机,加快了各地道路、桥梁建设、老区改造、米东新区开发等市政基础建设项目步伐。各建筑企业积极转变观念,加大企业体制及机制创新,对内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对外实行企业兼并和重组,优势互补,构建企业集团,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生产经营总量迅速增加。资产规模扩大,2005年资产合计127.28亿元,比2000年增长15.51%;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1.62亿元,比2000年增长44.86%,其中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15.62亿元,增长41.5%;劳动生产率提高,2005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2937元/人,比2000年提高了16.07%;工程结算收入提高,2005年工程结算收入152.28亿元,比2000年增长 47.82%。(参考《建筑中文网

    (二)企业改制成效明显,公司制企业、私营企业成为建筑行业的主力军

    建筑行业是最早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经济类型的建筑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企业改制收效明显,注册为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筑企业无论就其企业个数,还是经营总量占据着乌鲁木齐市建筑行业重要份额,逐渐成为乌鲁木齐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的主力军。2005年建筑业企业中私营企业197家、有限责任公司88家,两者占企业总数的79.6%;创造产值分别为11.44亿元和64.51亿元,两者占全市建筑业产值的50.1%.私营企业个数和产值分别比 2000年增长了2.6倍和5.3倍;有限责任公司个数和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87%和143.8%。

    (三)企业资质体系结构合理,骨干企业逐渐形成

    近些年,为规范建筑市场竞争秩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乌鲁木齐市加大了对建筑业企业的资质认定管理力度,通过采取鼓励少数特级、一级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专业型企业做专做精,大力发展劳务企业,规范建筑业劳务市场等举措,使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专业承包企业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基本形成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的资质体系。2005年,乌鲁木齐市具有总承包建筑业资质的企业111个,其中一、二级企业58个。具有专业承包建筑业资质的企业247个,其中一、二级企业56个。这些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的集中,提高了乌鲁木齐市建筑业的区域竞争力,对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了带动作用。

    (四)建筑行业配套发展,施工领域不断拓宽

    乌鲁木齐市建筑业在稳定发展房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等传统行业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施工领域,装饰装修业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乌鲁木齐市装饰装修企业已占全部施工企业总数的28.8%,逐渐成为建筑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骨干力量。目前,乌鲁木齐市建筑行业初步形成了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设备安装业、装饰装修业等门类齐全、行业配套的建筑产业大军,施工技术正向高、精、尖、深的方向发展,企业发展实力增强。

    二、 建筑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增强

    (一)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些年,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扩张速度加快,建筑企业通过有形的建筑实物工程扮靓城市风貌的同时,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为推动乌鲁木齐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乌鲁木齐市建筑业创造增加值43.22亿元,比 2004年增长13.7%,高于市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7.68%.

    (二)建筑业完成的建筑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建筑业建成的各类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教卫生、科技等建设项目,在推进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保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之所需。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的建成投产,增加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给乌鲁木齐市经济增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此外,建成的大量的学校、医院、商店、科研文化设施,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购物娱乐活动提供了基本设施条件。建筑业企业为全社会建造了大量居民住宅,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2005年,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914.9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77.07万平方米,竣工价值97.6亿元。

    (三)建筑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组成部分,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同时,通过建筑业产品活动增加了财政收入。尽管近几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偏低,但是建筑企业上缴的工程结算税金和附加确是逐年增长。2001年—2004年全市建筑业工程结算税金分别为3.55、3.94、4.27和4.27亿元,2005年各种税金及附加达5.44亿元,占当年乌鲁木齐市地方财政收入的9.3%,是各行业中除了工业以外所占比重最高的行业,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四)建筑业快速发展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增强,带动了区域内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形成的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活动为主,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走出农田步入城镇建设洪流的农民工,自然成为建筑行业的产业大军,通过贡献体能和智慧,将大量的资金回流到农村,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建筑业不仅在局部地域内,而且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大规模地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配置和转换,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容纳大量农民工就业,缓解社会总体就业压力矛盾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乌鲁木齐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到11.7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26.0%.农村建筑业从业人员2.49万人,占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3.4%.

    (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

    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尤其表现在对工业化的拉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直接带动了水泥、钢铁、制造、电力、水利等多个经济门类和行业的发展,为实现工业强市发展目标发挥着积极作用。2005年建筑行业消耗水泥191.2万吨,钢铁52.94万吨,木材 13.61万立方米,玻璃9.11万重量箱,铝材2546吨。

    三、建筑行业利润偏薄的症结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预计乌鲁木齐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占到全疆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这无疑为市场各投资主体及各个行业的建设者带来更多投资机遇及发展信心。但是,建筑企业似乎对这些利好消息感受不深,有关统计数据进一步反映出目前乌鲁木齐市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水平仍然较为低下。2005年建筑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劳动生产率12937元/人,人均获利能力比2004年提高631元/人,但是产值利润率仅为0.59%,较2004年下降了0.75个百分点。在产值、结算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却在下降,产值利润率由2000年的1.09%下降到2005年的0.59%.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1/569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内涵及其关系

不能建设孤立的城市

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城市景观建设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

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住宅小区环境问题面面观

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探索

中国企业的新机会:改善物流

国际工程投标考量要点

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编制技巧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