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艺术、生态景观建筑

收录时间:2006-10-06 06:23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毋庸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延伸阅读:景观建筑 生态建筑

摘要: 毋庸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 生态建筑 景观建筑

    景观设计与艺术

    毋庸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 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一直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已从现代绘画中获得子无穷的灵感。

    20世纪初,立体派画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年)和布拉克(Georges Braque l882~1963年)的画面中出现了多变的几何形体,出现了空间中多个观点所见的叠加,在二维中表达了三维甚至四维的效果。他们的观念对艺术界有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1930年代出现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描绘了许多生物形态,艺术家阿普(Jean Arp 1887~1966年)和米罗(Jean Miro 1893—1983年)作品中大量的有机形体,如卵形、肾形、飞镖形、阿米巴曲线,给了当时的设计师新的语汇。

    1949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Thomas Church 1902—1978年)将新的视觉形式运用到园林中,同时满足所有的功能要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被他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

    巴西著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 l909~1994年)本身是位优秀的抽象画家,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景观设计与绘画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工具的不同。他用大量的同种植物形成大的色彩区域,如同在大地上而不是在画布上作画,他曾说,“我画我的园林”(I paint my Gardens),这正道出了他的造园手法。从他的设计平面图可以看出,他的形式语言大多来自于米罗和阿普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同时也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从二战前一直到今天,立体派和超现实派的作品对设计师有着持续的影响。1998年建成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卡拉斯科广场(Carraseoplein,Adriaan Geuze设计),以草地,柏油路面和路面上白色的圆点阵列为元素,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二维的超现实主义画面,加上场景中奇异的光、声和移动的火车,使这个空间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

    2003 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设计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把对生命的结构规律的理解转换为设计的语汇,将铺装场地、植物、水体、平台、条石凳、攀缘架等不同的景观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再将这些层叠加在一起,形成看似复杂,实则统一于特定的规律与秩序的景观结构。设计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一些形式吾言。

    风格派的设计思想曾影响到众多的设计领域,它的形式语言对现代建筑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师古埃瑞克安(GaBriel Guevrekan l900—1970年)1927年完成的位于法国南部Hyeres的别墅庭院设计,打破了狭小基地的限制,以铺地砖和郁金香花坛的方块划分三角形的基地,设计中吸取了风格派特别是蒙德里安的绘画的精神,是充分利用地面并进入第三维的构图设计。

    密斯。 凡。德。罗设计的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被认为是开创了建筑的风格派空间。受此启发,美国景观设计师埃克博(Garrett Eckbo 1910~2000年)在设计中运用了许多现代建筑的空间构成形式,尤其是类似于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的空间模式。他深信,现代形式与社会目的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55年的米勒花园(Miller Garden)设计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克雷(Dan Kileyl912~)在紧邻住宅的周围,以建筑的秩序为出发点,将建筑的空间扩展到周围的庭院空间中去。米勒花园与巴塞罗那德国馆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米勒花园中,克雷通过结构(树干)和围合(绿篱)的对比,接近了建筑的自由平面思想,塑造了一系列室外的功能空间。

    2003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关村软件园信息中心环境设计,将信息中心的建筑空间与立面形式转换为设计语言,使景观具有风格派的空间特点。

    在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而现代雕塑对景观的实质影响,是随着它自身某些方面的发展才产生的。随着一部分雕塑不断地走向抽象,走向室外,扩大尺度和使用各种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较早尝试将雕塑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人,是艺术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 1904~1988年)。野口勇曾说:“我喜欢想像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这位多才多艺的日裔美国人一直致力于用雕塑的方法塑造室外的土地。野口勇是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激励了更多的艺术家投身景观领域。今天,艺术家参与创作的景观作品比比皆是。

    1960年代以后,西方艺术界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概念艺术、过程艺术、极简艺术等成为艺术界的新动向。对景观艺术影响最大的是极简艺术和与它密切联系的大地艺术。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艺术运动。大多数的极简艺术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新的综合材料,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极简主义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促进了大地艺术的产生,而且影响了二战后的景观设计。

    以追求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的美国设计师沃克(Peter Walker 1932~),其作品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艺术的营养,既新颖前卫,又不失典雅大方。他的设计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方、三角,或者这些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

    材料上除使用新的工业材料如钢、玻璃外,还挖掘传统材质的新的魅力。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边缘整齐严格,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种植也是规则的,树木大多按网格种植,整齐划一,灌木修剪成绿篱,花卉追求整体的色彩和质地效果,作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的一部分。

    沃克设计的柏林索尼中心环境中,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转化和神秘的景观变化是用简单的植物种植和一些工业材料如不锈钢和玻璃以简单、重复的形式来塑造的。与沃克的许多作品一样,光在这里不仅仅起到照明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这个作品中显然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如极简艺术、光效应艺术的影响。

    美国景观设计师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1950~),曾学习艺术,由于对于现代艺术运动和艺术家的熟悉,她从艺术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因此与多数景观设计师相比,作为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施瓦茨,作品更为大胆。她的作品的魅力在于设计的多元性,她的风格从整体上看倾向于波普和后现代,但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极简主义的影响。1979年施瓦茨为自己家设计的面包圈花园(Bagel Garden),以自己的方式对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准则提出了挑战,曾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20 世纪后半叶,对景观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继承了极简艺术的抽象简单的造型形式,又融合了过程艺术、概念艺术的思想,成为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一座桥梁。在大地艺术作品中,雕塑不是放置在景观里,艺术家运用土地、岩石、水、树木和其他材料以及自然力等来塑造、改变已有的景观空间。著名的大地艺术作品有艺术家史密森(Robert Smithson l938~1973年)的“螺旋形防波堤”、德。玛利亚(Walter De Maria 1935~)的“闪电的原野”和克里斯多(Jaracheff Christo 1935~)的一些“包扎”作品等。

    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因而成为许多景观设计师借鉴的形式语言,同时,艺术家也纷纷涉足景观设计的领域,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这也更促进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大地艺术已成为景观设计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很多室外环境设计中,都可以看到大地艺术的影子。在大地艺术中,雕塑与景观紧密融合,不分你我,以至于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也同时被认为是大地艺术。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0/555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也谈风景园林与景观建筑

话说生态化城市

小康住宅生态化

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白皮书

13座生态可持续型摩天建筑

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

论新世纪建筑防火领域里的新课题

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设计

从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看建筑的发展方向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