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如何稳步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

收录时间:2005-07-08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为了加深读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建筑“四节”》和《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的理解,日前记者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设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请他谈谈——

延伸阅读:住宅 建设 建设部 省地 节能

    为了加深读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建筑“四节”》和《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的理解,日前记者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设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请他谈谈——

    如何稳步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

    编者按:随着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建筑“四节”》一文的刊发和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将得到更大推动。值此全国节能宣传周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宣传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四节”的重要性,让建设系统广大读者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便统一思想,理顺工作思路,在行业内形成导向性权威宣传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格局。(参考《建筑中文网

    记者:请谈谈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王铁宏:首先,从我国能源资源的现实条件分析。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煤炭、石油、天然气、可耕地、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2、1/9、1/23、1/3、1/4和1/6.全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目前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且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必须达到17.28亿亩,但目前仅有18.51亿亩。1993年到2002年城乡建设年均新增用地4389平方公里,集约和节约使用土地,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紧迫。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北方和西部有的地区已处于公认的极度缺水的程度。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30%,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保证能源和重要资源的供应是发展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条件。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带来能源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比如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中,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出2~3倍,建筑用钢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耗水泥80公斤等等。

    其次,从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分析。目前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建设仍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四节”问题突出。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土地利用方面,2002年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比1993年增加24.13%,年均增长2.43%,城乡人均建设用地从1993年的120平方米增至2002年的141.5平方米,其中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从54.9平方米增加到82.3平方米,增长49.9%,村镇人均建设用地从147.8平方米增加到167.7平方米,增长13.5%。一些城市在兴建工业项目中大量圈占土地,有的开发项目用于别墅建设和大户型住宅,粗放用地现象普遍,村镇农民建房分散无序,新旧住宅双重占地现象普遍存在。重地面形象建设,轻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没有有效解决。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盲目扩大用地范围的倾向,建设不切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城市大拆大建,人为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年限。节能方面,既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中也仅有不足20%达到节能标准,对建筑的节能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城市和镇盲目追求夜间亮化,浪费资源。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因家用节水器具推广措施不力,使用率低,比国际水平多耗水30%,一些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一些地区供水管网老化,漏损严重,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视不够,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再生利用率低。在材料利用上,一些中小城市和村镇大量使用粘土砖,建筑建造中普遍使用低性能钢材,新型和可再生建筑材料使用率低,循环利用率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第三,从建筑“四节”的巨大潜力分析。尽管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很突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能源资源节约潜力巨大。据有关专题报告预测,到2020年,如果城镇建筑达到节能标准,每年就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8000万千瓦时,约相当于1998到2003年5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总和,相当于4.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1万亿元。通过推进城镇化,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到201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减少20%;到202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2010年目标基础上将大幅度减少。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10个百分点,一年可节水47亿吨;推广使用节水器具等,全国城镇家庭一年可节约用水17亿吨。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推广可循环利用新型材料和再生能源,到2010年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可降低10%,到2020年可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

    记者:能通过具体事例和数据更形象地解读“四节”带来的巨大潜力吗?

    王铁宏:除了以上建筑节能的潜力以外,使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前景也令人鼓舞。以使用地源热泵技术为例,据调研分析:使用地源热泵技术,仅供暖一项,可节省能源30%~50%。据专家初步计算,使用地源热泵技术,投资增量回收期约为4~10年。其中63%的项目运行费用低于燃煤集中供热的采暖价格,所有被调查项目均低于燃油、燃气和电锅炉供暖价格。初投资比目前常规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高出1~3倍,比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高出34%~150%。这种比较均未计算传统供热输送基础设施投资,也未量化计算地源热泵系统除供暖,还能制冷,提供新风、热水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在节材方面,如果能够将目前使用的钢材和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则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粗略计算,到2010年,仅通过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就可节省资金约596.94亿元,同时产生间接经济效益144.18~216.27亿元/年,合计可节约640~810亿元/年。另外,采用高强材料,可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年限,减少维护使用费用,解决了建筑结构中肥梁胖柱问题,这样不仅能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增大建筑使用空间,也可以使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提高建筑使用功能。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建设阶段可以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废渣的排放。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节约1吨钢材可以节省电能300千瓦时、标准煤0.70吨,节约1吨水泥,可以节省电能110千瓦时、标准煤0.2吨。比照以上数据,到2010年,通过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则每年可节省电能58.56亿千瓦时、标准煤1120.2万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综上分析,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高度重视“四节”问题,充分发掘“四节”的潜力,注重城镇发展布局,降低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记者: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王铁宏:中央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从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为城乡建设中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转变城乡建设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建设节约型城镇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新的理念来开阔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城乡统筹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来研究思考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立足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立足建筑“四节”已取得的进展;要用城乡统筹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研究思考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深刻内涵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真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处理好建筑“四节”工作中点与面、近期工作重点与长远发展目标的关系。既要考虑单体建筑,又要考虑城市或区域的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既要考虑新建建筑的“四节”,又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既有建筑的节能节水问题,注重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总的能源资源消耗。现阶段要着重从规划、标准、科技、政策及产业化等方面综合研究,积极研究和引进国外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新理念和新技术,并制定规划和政策措施,多渠道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

    节能着重从五个层面推动。一是城镇供热体制和供热方式改革;二是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三是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突出抓好政府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四是推广应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五是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功能。

    节地着重从三个层面抓好。一是规划层面,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当前突出强调抓好各类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二是加大墙改力度,进一步减少粘土砖生产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三是深入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7/296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将建筑节能进行到底

“节能”要落到实处

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内涵及关系

太阳能建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重要途径

重外观轻内质中国住宅建设的六大误区

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节能与省地问题再思考

贵州推行节能建筑鼓励节能创新

建筑与装修省地“寸土必争”

家居装修中的隐患及质量控制

以建筑科技进步为己任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