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艺术装置

收录时间:2011-02-11 11:12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作者:张亚平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鲍尔-诺格斯工作室(简称BNS)是一家从事设计及装置艺术的综合工作室。它着力于创造实验性的环境,通过情感体验、场景和肢体接触等手法展现人际之间的互动,并努力尝试从与时俱进的角度解决建筑环境问题。

延伸阅读:北京大学 景观设计 研究院

        鲍尔-诺格斯工作室(简称BNS)是一家从事设计及装置艺术的综合工作室。它着力于创造实验性的环境,通过情感体验、场景和肢体接触等手法展现人际之间的互动,并努力尝试从与时俱进的角度解决建筑环境问题。BNS的设计过程宛若管弦乐曲演奏者之间默契的合作——一位合伙人专注于数码研究,而另一位合伙人则亲身实践研究、制作过程。BNS将比例模型、电脑模型和实体大模型等信息在一个周期内互相传递,让设计师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研究不同尺度设计的各个方面。(参考《建筑中文网








        2005年,BNS曾设计了一个宛若金色孔雀羽毛天棚的艺术装置“马克西米利安家的谢尔”(图01-06)。这匪夷所思的名称来自1979年迪士尼在美国推出的经典科幻恐怖电影——《黑洞》。片中,由男演员马克西米利安·谢尔所扮演的莱因哈特博士是一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妄图追求拥有“黑洞漩涡的能量”,并拥有“未知的伟大真理”。

        该装置通过轻质材料模拟天体黑洞,塑造了扭曲的流动空间,临时布置在洛杉矶材料及应用展览馆艺廊(M&A)的户外场地内。它由一种类似于彩色玻璃的聚酯薄膜(Mylar)材料建构而成,占据了一幢公寓楼的面积,十分引人注目。2005年整个夏季,它悬吊在M&A庭院上空,为人们提供了美妙的遮荫。它通过改变庭院内的空间、色彩和声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社交和冥想的户外场所,随着太阳的升落,悬空的“马克西米利安家的谢尔”在地面上投射出奇幻的不规则彩色光影图案。此外,作曲家詹姆斯·朗设计的音响装置“共振扬声漩涡释放器”不断发出次音速的嗡嗡声,营造了几分神秘氛围,令人流连忘返。当人们站在场地中心或“奇异”的一点向上凝视时,唯见无限的天空。夜幕时分,整个装置从外部看上去,如同热烈发光的旋涡,仅能隐约看到其背后的建筑。

        “马克西米利安家的谢尔”不仅是一个能充当建筑和雕刻的装置,还是一个按统一的制造策略“定制”的产品。设计师通过一台由计算机控制的切割机(CNC),利用成捆的尼龙和凯夫拉尔纤维对聚酯薄膜进行加固,以实现美学效果。通过对金色薄板的加工处理,琥珀色的薄膜不仅具有反射性和透光特性,还具有UV隔绝功能。它既不是一个帐篷式膜,也不是弗雷奥托方式的电缆网状结构,而是一个由504个不同参数成分(“花瓣”)组成的独特拉伸矩阵。切割的每一片都用数控系统(CNC)编号,每一个花瓣都有三个点与相邻花瓣连接,利用光亮的聚碳酸酯铆钉,使整体形状成为一个漩涡,好像被黑洞的引力扭曲着,随着与黑洞距离的变化,花瓣的尺寸和比例也发生改变。

        2007年,BNS以“流体天空”的设计理念赢得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个设计竞赛,该竞赛旨在为年轻的新锐建筑师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BNS设计了一个位于P.S.1当代艺术中心的临时环境装置(图07-12),此装置产生的万花筒图案深深地吸引了观赏者。这些图案是由日光通过一组带颜色的类似于盛开花朵(无色玻璃状)的透明聚酯薄膜花瓣过滤后产生的,花瓣们组合形成了一个拉紧的表面,重塑了人们的视野范围,悬挂在P.S.1庭院的上空。设计师将未经处理的废弃电线杆制作成6座塔,并在它们基部预留不连续空间,让人们可在这里用亮色渔网搭建休闲的吊床。“流体天空”激活了杂技团、休闲公园和嘉年华的欢乐气氛,把长岛市的热闹街景装扮注入了P.S.1的灰色混凝土庭院。








        2008年,BNS应加利福尼亚州科切拉峡谷音乐节的委托,设计了Copper Droopscape(图13-14)。该装置漂浮在喜气洋洋的场地上空,长达十天。它既为人们提供了视觉享受,同时也提供了荫凉,让人们可以远离夏日的炙烤。白天,在该装置的作用下,池中光影交错,斑斑驳驳,音乐爱好者们可以在此休息或进行交流。入夜,Copper Droopscape的底部被灯光“点燃”,宛若一座闪闪发光的灯塔,将占地90英亩的音乐广场上的恋人们和随着音乐起舞的人们吸引过来。




        Copper Droopscape是在非标准模块方面的一个研究,虽然它采用了统一的尺寸单元,但是组成它的864个模块均是独一无二。标准单元使得现场组装便于控制,而每个部件的非标准方面——悬挂的卷须状物体的形式和比例——产生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2009年,BNS也来到了中国。在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BNS应邀参展并设计了 装置艺术作品“可以穿的建筑”(图15-19)。这个装置位于市民中心的下沉广场,由10,000多件衣服构成,在双年展结束后,这些前卫的服饰将作为消费品在深圳地区进行流通。这个装置既标志性地宣传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理念,同时也诗意般地提醒人们,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建筑无论是在产品流通的冰冻时刻,还是在全球贸易的分流中,都不是永久性的。除却环境效益,跨界制作将会戏剧般地重新定义衣服单品,它们将从大众消费的代表演变为可持续发展和希望的象征。







        从众多色彩美妙、形式独特而具有神奇想象力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BNS对创作构建过程充满热情。BNS相信,这一过程与目标产品的物理和美学特性紧密相关,它通过整合物质特性、条件限制以及经济因素,让物质主导结构的最终形式积极探索新方法以打破物质的美学、物理特性及生命周期之间的跨界限制。BNS并非通过数码工具让自己疏远建筑环境,而是努力掌握和精通数码工具的应用,赋予它们新用途,更好地为设计服务。

        译者简介:

        张亚平/男/河南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8级硕士生(北京 100083)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02/1472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以建筑科技进步为己任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广场建成环境研究

大城市的“精神分裂”

多层住宅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讲述人地关系

人居景观设计的未来

美、日、德景观设计比较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

景观设计的误区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