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步行街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收录时间:2009-01-15 09:5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李英姿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针对步行街混乱和急功近利的状态,分析空间界面的人性化、整体性与统一性、丰富性与多样性、文化性与地方性,提出营造好的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方法,以便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最佳使用。

延伸阅读:人性化 商业氛围 商业风景 场所感 空间界面

        摘要:针对步行街混乱和急功近利的状态,分析空间界面的人性化、整体性与统一性、丰富性与多样性、文化性与地方性,提出营造好的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方法,以便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最佳使用。(参考《建筑中文网

        关键词:空间界面; 人性化; 商业氛围; 商业风景; 场所感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confusion and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of the walking street, the special interface such as humanism, integer and oneness, abundance and variety, civilization and loca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of construct of the special interface and commercial atmosphere were brought forward, which can made the resource optimize.

        Key words:special interface;human;commercial atmosphere;commercial view;location sense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业集聚效应导致了商贸、金融、娱乐等行业向城市中心区迅速聚集。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步行街的出现,以其功能全、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并同时满足人们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观光等多种需要,而成为城市的一个商业窗口。然而,从大多数的商业步行街建设来看,由于规划的分期性、不完整性,商业开发自身的多次性、自发性等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得许多商业步行街呈现出一种混乱和急功近利的状态。因此,如何营造商业步行街统一、连续、和谐、丰富的空间界面,创造一个健康、愉悦的商业环境,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对于一个成功的、健康的步行街,它的空间界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空间界面的人性化

        在西方国家最初出现步行街,是因为城市膨胀,尤其是汽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郊区居住成为可能,由于城市中心的拥挤不堪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搬到郊区去居住。政府为了复活城市中心的活力和魅力以及商业物态,建了步行街,使得人们在城市中心生活也一样拥有安静、繁荣而方便购物、娱乐的场地。步行街始终是城市本身魅力的一个反映。因此,一个健康的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应该是一种适宜人步行和休息的尺度,从心理上讲,应该给人以亲切感,人性化。从空间形态上看,加入了广场,景观小品等一系列空间元素,使得空间格局看起来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开合得当。

        2空间界面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步行街外部空间的格局、形态等必然会影响到空间界面的整体性。从一些成功的步行街实例可以看出,视觉健康的空间界面往往会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一个贯穿始终的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视觉意象,不会给人以拼贴、拼凑的凌乱感。

        3空间界面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健康的商业步行街中的空间界面除了具有统一性、整体性的特征外,还应同时具有丰富与多样性,避免过于单调和沉闷,这也是与它的商业性质有关。空间界面的丰富与多样性可以为人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选择,促进商业行为的多样性。比如,运用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的对比与和谐,造成其丰富有趣的空间界面。

        4空间界面的文化性与地方性

        随着现代化商业的不断发展,商业步行街区已逐渐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而商业步行街的形成,从历史上看,往往以自然形成的街区为基础,其地址的选择、建筑物的外型、店铺的结构都有着极其浓重的自然效果和历史色彩,这使商业步行街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色彩。一个成功的、健康的商业步行街中的空间界面不仅具有物质上的意义,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充当着商业步行街文化、历史的载体。它应该要体现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步行街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步行街空间界面的营造还体现在商业氛围的营造方面。步行街的商业氛围如果没有营造好,市场反应不热烈,许多投资都将会化为乌有,将会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有街无市,缺少人气的问题。因此,营造好的商业氛围也是一个步行街成功与否的关键。

        营造好的商业氛围首先应该讲究购物环境的舒适化,从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享受要求。购物环境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处理手法使它变的比较舒适。比如,在中庭广场、商业步行街中设置了花坛、树标、喷泉、雕塑、建筑小品等元素,创造出一种更为舒适、高质量的、以人流动线为设计重点的购物、休闲环境。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购物、休憩、交谈、欣赏雕塑或观看街头演出。服装、流行服饰、童装玩具、餐饮、大小书店等商店分布于各层各区,让消费者体验随机购物的乐趣。它不但满足了人们多种物质生活需求,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自由自在的休闲交往空间,成为了“时间消费”的大众活动场所。

        营造商业氛围还要根据当地商圈和城市特点、人文特点、消费能力和目标人群的情况,设计相应的物态。例如,在做旺人气方面,我们就要充分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就是对儿童的吸引力问题。我们知道,小孩子因为在步行区域里没有车辆的危险,可以快乐玩耍,这对做好步行街人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儿童天地在步行街里是一个聚集人气的很重要的部分。其二,是对那些没有钱的人的吸引,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和节事活动的安排,可以设计让那些周边的居民有参与性的活动,就是做旺人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有的步行街的设计只一味的追求品味,向高档次靠拢。其结果就好像让全城的妇女按玛丽莲·梦露的模样进行化妆一样,不伦不类,很难产生共鸣。曲高则和寡,步行街不能和当地的商圈以及市场紧密结合,严重背离市场导向,其结果就将被市场所抛弃。

        对于购买商铺的人来说,他们最重视的是商铺的保值升值问题。要避免“二三楼空置现象”就要引导人流经过每一间店铺,核心商店通常安排在楼层的两端,对引导人流起重要作用,被称为磁极与锚固点;中庭合理布置,如自动扶梯连环向上,尽量鼓励层间运动;有时集中的餐饮区放在较高楼层,以使人流向上;多个楼层设有餐饮店,但仅设于一端;有时停车场也仅有一端可以到达;较高楼层布置一些景点;设置少量休息座椅等;这些都是引导人流流动的有效手段。餐饮及娱乐设施也是购物中心商业规划的重要部分,对吸引人流作用明显,也是购物中心体现社会机能与休闲机能的常用手段。多数购物中心设有电影院和儿童游乐为主题的“冒险乐园”,以及相对集中的餐饮区。使娱乐与餐饮互动成为一大特色,凭添购物乐趣。另外,经营管理要讲究关怀社区,一般购物中心均设有“展览场地”,间断性举行系列活动。比如:青少年图书汇展、知识宝库汇展、小学普通话唐诗朗诵比赛。购物中心有条众所周知的市场推广原则,就是勿忘对社区的关怀;购物中心经常是社区活动的赞助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上街购物已不限于“买东西”,而是一种文化享受。所以营造好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注重确定文化特色、功能定位、市场容量的设计,充分考虑老商业街区积淀的历史文化、历史典故和商业文化内涵。对于改造后的步行街,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都体现了与老城市生活相适应,与饮食文化、本土文化和市井文化相融合。因此,以人为本,着力挖掘出老街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精神上的东西,是步行街改造设计的总体思想。寸土寸金的商业街,都不惜压缩店铺,腾出空间,建起了广场、花坛、草坪等,营造出一种商业街从未有过的人文环境。

        步行街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步行街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从实际空间界面的经营业态到商业文化氛围的营造,都体现了饮食文化、本土文化和市井文化,一种与城市生活适合的文化。项目成功与否,设计和定位最关键,街区能否做好,即要看空间界面的营造,看是否体现街区整体商业氛围和文化氛围,即场所感的营造。低层次的被动经营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商业运作模式和竞争,文化是竞争的核心,文脉是历史的延续。总而言之,步行街空间界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在于提升商业人气,增强文化氛围,提高城市品位,树立文明形象,展现百货、零售、连锁、超市等多种商业业态,集购物、休闲、娱乐、游览、文化于一体,成为一道新的“商业风景”。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901/1389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形态与心态的互动-论地铁站空间的识别性设计

论室内家具设计的人性化

论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铝厂设计的人性化体现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关于居住小区绿化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住宅卫浴间的人性化设计

对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原则分析

绿色小区建设中的误区剖析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设计需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分解与重构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