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住区邻里情感回归

收录时间:2008-10-03 13:43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居住作为人们生活的首要问题,不仅是生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满足。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是塑造完美住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表面的美化设计,而应该是情感设计,是以人为本的,以意为神的情感构建。住区设计应从居住个体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建造一个不仅能取悦人,而且能感化人、陶冶人的景观环境,引领住区情感的回归。

延伸阅读:住区 悦人 情感 景观 设计

    摘 要:居住作为人们生活的首要问题,不仅是生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满足。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是塑造完美住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表面的美化设计,而应该是情感设计,是以人为本的,以意为神的情感构建。住区设计应从居住个体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建造一个不仅能取悦人,而且能感化人、陶冶人的景观环境,引领住区情感的回归。(参考《建筑中文网

    景观是伴随着人的审美意识产生的一个概念,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渗透着人类世界的创造。工业时代让城市社会加速发展,却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衰败。不自觉间自然生态的透支与沦陷呼唤着人类保护意识的觉醒,现代景观设计便是在人们的这种警醒和反思中产生的。它不是人们简单意识上的绿化的概念,而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应用艺术美术理论法则,通过规划与设计处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及最大的福祉。它与地球上所有创造物一样,最终的服务者是人类,离开了人的使用,就意味着社区的消失,景观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成为了失落的场所。[1]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城市公众性的景观设计。它的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居住区的居民,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更接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关注。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体现出设计师对居民的尊重,从点滴中流露关怀与体贴,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也是人们生活舒适性的主导因素。现代住区的设计应该要以构建浓厚的居住情意为主旨,让住户在住与享、此与彼的情感交流中真正的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

    1、住区的发展演变历程

    1.1原始居住———基于本能的群居农业的产生使原始人类定居成为可能,当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也就产生了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从人类开始定居,最原始的居住形式包括穴居、巢居、半穴居和地面建筑等。[2]原始的生活方式十分简单,人类由于生存本能、抵御野兽聚居在一起,因此聚落也是简单的集合,巢穴多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建,聚落的中心便是居民聚集活动的广场空地或者供集合的大房子。由此可见,由基于生存本能的人类聚居开始,公共的交流空间也就产生,人们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也伴随着成为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1.2村庄———血缘情感的集聚村庄的居住形式实质上是原始的巢穴居形式的扩大。他们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托而聚居在一起的人类群体。村落居民初以近亲血缘为纽带集聚一地,后又不断吸收各方移迁外人,年长月久,村落有所扩大,但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彼此了解,祖辈相传,同耕一方土,同饮一河水,这种情感是基于邻里却又更浓于邻里的。

    1.3街坊———大规划下的自为居住形式私有制的产生致使阶级的产生,继而城市开始出现。随着城市的产生,便有了主导城市的君主,也有了管理城市的手段。最初的城市规划是一种下意识的城市管理,这种管理并不完善和细致,偏重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功能分区。平民在自己的区域范围内建造房屋,街坊就在这种自为的建造行为中产生。每条街坊都类似上述的村庄一样,人与人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着浓厚的生活情意。“街坊”一词便不仅是一种住区形式的概括,更是一种邻里关系、邻里情感的表达。

    1.4邻里单位—20世纪初的城市结构和住区形式19世纪末城市居住空间人口密集,居住条件趋于恶劣,这使传统的住宅形式—街坊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功能满足的新的居住形式———邻里单位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成为功能主义城市结构的突出体现。“但是这种以功能结构为前提的组织方式,在强调物质形体环境最大完善的同时,将人的生活与情感排斥在外,造成城市空间关系的单一性。”[3]

    1.5现代住区———单一到多元的住区理念城市飞速发展,生存物质环境得到空前满足,人们对居住的要求逐步从形体环境的注重和功能的满足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密集的城市人口,繁忙的都市节奏,以及过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邻里单位的居住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替代。新世纪的社区理念正是重构人们的精神支柱,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感,通过住区环境设计引领社区邻里情感的回归。

    2、住区邻里情感的科学挖掘

    2.1情感与行为“情感”在开天辟地以来,就普遍地存在于地球上所有生物之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甚至可以创造自然的人类,所有的生活行为和习性都受着自身情感的支配。人类的情感更是复杂多变,不同地域的、不同种族的、不同阶层的、不同年龄的甚至不同性别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模式。但肯定的是,他们都需要情感关怀和心理满足。

    不同的情感支配着不同的行为:老年人六旬垂暮,经历了多年的生活历练,但求一片温馨和谐,悠然舒畅,所以他们喜欢池旁垂钓、亭下棋乐、闲话家常,中年人家成业立,打拼名利场,回到家中更求一份舒适与放松,青翠的绿化,优雅的环境,便能抒怀解压,好好享受家的随意与温馨;青年人年少气盛,追求品味享受,以此显示自身审美与气质,故不能虚雅俗套;稚气儿童天真烂漫,对周边一切事物都心存好奇,喜欢摸索、探秘、嬉戏、玩耍,尽享年少无知、随心所欲的童年趣味。治病要对症下药,住区设计也当然如此,只有针对居住者的类型和心理喜好,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变,满足住户要求的环境空间。[4]

    2.2行为与环境行为是受情感引领的,但同时也是在某一特殊的环境脉络中发生的。环境虽然不能完全决定行为方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可以影响空间主体的心理,从而限制在该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行为的范围,而行为差异却又引导着不同环境的产生和设置。与某一特殊环境有关联的某些特性,对于人的行为和个性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人的情感在环境中会得到释放还是抑制,都在个人的环境行为中表现出来。环境是产生动机的外部力量,从个人表现态度可以得到强烈证明,人的价值观念、信念和情感反应均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

    3、现代住区环境设计的误区现代城市给人们提供了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住区。

    有大片的绿化,宽阔的小区道路,开敞的社区广场,气派的住区会所,但是人们依然感到不满,依然存在一片片的批评声,这是为什么?人们对明亮的阳光、绿地视而不见,偏偏缅怀曲折幽暗的街巷;对设备齐全,华丽端庄的住宅区不屑一顾,偏偏怀念那拥挤旧陋的“大杂院”[6].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遭到了扭曲?是设计师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还是住区只是披装了华丽外衣的牢笼?我们遗漏了人类生活最简单的情感———邻里情感,忽视了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群体空间的塑造。

    工业革命后城市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衰败。建设者的反思促使城市大片的推倒重建,大片旧区在“美化环境”的呼声中被新的楼房、住区所替代。发展商们,设计师们注重的是建筑的形体更新“但是实物的异换却不包括精神文化的升华甚至保存”[7].千篇一律的设计削弱了住区的地方特色和环境的可识别性。

    城市化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就是城市建设与空间形态导致的城市人际关系的淡漠。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自然而然产生的需求层次。其中社会需求包括人们对感情、对爱以及归属感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仅来自家庭及亲人,还包括来自单位、社区的关怀。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社区已开始由“单位型”社区逐渐向“契约型”社区过渡。而契约型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区居民们来自社会的不同行业与不同层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以富有引导性的又极具便利性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为媒介,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闲暇时间最常接触的室外空间,在对人们休闲行为与相互情感交流的引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设计师不仅仅是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同样还要为社会人提供生活家园。我们满足的不仅仅是个体的需求,还要是群体的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塑造美好、有趣的居住环境,还要为住户提供完整、完善、健康、娱乐的群体交往空间,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人对生活环境中的一草一木的认同感,创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10/156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论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探讨

建筑景观空间与场所

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方法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私家庭院:属于心灵的“一方净土”

景观的过度设计与适度设计

让城市住宅回归原始

建筑情感空间与色彩空间的同构关系浅析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