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探讨

收录时间:2008-09-18 08:59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谢大力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实践,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设计阶段如何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阐述,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对如何将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结合起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延伸阅读:分析 工程设计 工程造价 有效控制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实践,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设计阶段如何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阐述,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对如何将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结合起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关键词: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
   
    1 前言
   
    工程设计是指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它是对建设项目的全面规划和实施意图的具体描述,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研究表明: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10%。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设计阶段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2 设计阶段建设了程造价控制的内容
   
    2.1 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中心环节,本阶段应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做出含有各专业的详尽的建安造价估算书。
   
    2.2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工作是在方案设计基础上,对于工程规模、工程布局、结构形式等的具体落实。本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含有作业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初步设计总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2.3 技术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
    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
   
    2.4 施工图设计阶段
    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招标投标的工程,则是以中标的施工图预算作为确定承包合同价的依据,同时也是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由此可见,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估算、概算、预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3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使造价构成更合理
    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及投资控制效率,通过编制和分析设计概预算,可以了解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工程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比例。
   
    3.2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使控制工作更主动
    先按一定的标准,开列新建建筑物每一部分或分项的计划支出费用的报表,即造价计划。然后当详细设计制定出来以后,对工程的每一部分或分项的估算造价,对照漳价计划中所列的指标进行审核,预先发现差异,主动采取一些控制方法消除差异,使设计更经济。
   
    3.3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便于技术与经济结合。
    设计时吸收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使设计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做出重要决定时就能充分认识其经济后果。投资限额一旦确定以后,设计只能在确定的限额内进行,有利于建筑师发挥个人创造力,选择一种最经济的方式实现技术目标,从而确保设计方案能较好地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3.4 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最显著。
    设计费一般不足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4 应用实例分析
   
    湖南长沙一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工程,各级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其建设,要求降低成本,选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同时提高居住使用的舒适度,真正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下面以该项目西区10号住宅楼为例,从结构设计方面总结说明如何从设计角度有效降低该类工程的工程造价。
    本楼结构形式采用砖混结构,共六层,一层~五层层高为2.8m,六层层高为3.0m,室内外高差为0.6m,采用承重粘土空心砖作墙体主材,结构布置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结构体系力求平面和竖向规则。
   
    4.1 地基处理方面
    根据经验,地基应尽量使用天然地基,当天然地基无法满足工程要求时,要选择较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案,这样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本楼基底坐落在不稳定的砂卵石和粘土层上,鉴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及上部砖混结构,以及就地取材的原则,决定采用换王法调整不均匀沉降,基础底下卵石区域采用500厚素土褥垫层,其上再做500厚整体3:7灰土垫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到200pKa。
   
    4.2 主要结构做法
    4.2.1 墙体结构材料
    考虑到节能保温、节约经济、就地取材,墙体采用承重粘土空心砖墙。
    4.2.2 结构主筋
    配筋计算在满足结构设计的前提下,钢筋宜尽量采用甽级钢筋,按现行材料价格信息,Ⅰ级钢筋5380元/t,Ⅱ级钢筋5480元/t,Ⅲ级钢筋5580元/t,价格基本相当,而材料的设计强度Ⅲ级钢筋显著提高,显然,使用川级钢筋要经济得多。
    4.2.3 结构层高
    据有关资料表明:层高每下降10cm,工程造价降低约1%左右。为此,本楼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层高,一层~五层层高取2.8m,六层层高取3.0m。
   
    4.3 基础计算方面
    根据设计经验,发现用PKPMCAD工程中JCCAD辅助基础结构设计时,其条形基础断面设计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的原则,在本楼基础设计中决定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面仅以一个断面为例来阐述二者计算结果的差异。该1-1断面为外纵墙某处。
    4.3.1 荷载取值
    370厚承重粘土多孔砖(双面抹灰):6.56kN/m2:
    第一层一第五层楼面恒载(最不利处):4.7kN/m:
    第一层一第五层露面活载(最不利处):2.0kN/m;
    屋面恒载(最不利处):5.5kN/m2;
    屋面活载(最不利处):0.5kN/m2; 4.3.2 基础断面设计
    基础埋深按从室外地坪下挖1.5m计算。墙体高度:28×5 3.0 0.5 1.5 0.6=19.6m。
    基础计算埋深:1.5 0.6/2=1.8m。
    3.3×1.65/2/3=0.825。
    上部荷载:N=6.56×19.6 (4.7 2.0)×0.825×5 (5.5 0.5)×0.825=161.16kN。
    基底宽度:B=161.16/(200-20×1.8)=0.98m。
    用PKPMCAD工程部中JCCAD基础结构计算结果:该断面设计值B=1.20m。
   
    4.4 抗震验算方面
    本楼采用PMCAD进行抗震验算。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而抗震验算在结构设计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根据设计经验,发现既影响抗震验算结果,同时又与工程造价联系较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4.4.1 墙体材料自重。以往墙体材料为承重粘土砖,其重为22kN/m3(含双面抹灰)。经过PMCAD墙体主材不同容重输入值抗震验算结果对比表明;抗震柱断面设计值可以缩小很多。
    4.4.2 抗震柱、圈梁使用I级钢筋。据有关资料表明:圈梁、抗震柱使用I级钢筋远比使用II级钢筋对提高抗震性能、增加延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4.4.3 砌筑材料分层设计。对于砌筑材料的种类、级别,如果按层进行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工程造价。本楼设计如下:
    4.4.3.1 ±0.000以下,采用MU10承重粘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4.4.3.2 ±0.000以上到三层顶,采用MUl。承重粘土空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4.4.3.3 四层到女儿墙顶,采用MUl0承重粘土空心砖,M5混合砂浆砌筑。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多方面工程造价的比较与分析,粗略一算,本工程即可节省投资近百万元。对于大型工程投资项目来说,设计细节上稍微“慎重”的考虑,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
   
    5 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上,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5.1 设计阶段工程存在问题分析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9/1208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对如何提高铁路工程造价精度措施的探讨

浅谈直属项目部的成本控制

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浅谈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浅议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控制

论做好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工作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探析

塑窗组装与安装的管理

工程设计档案特点及管理

工程领域中的概念设计及创新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