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与形式

收录时间:2008-03-31 22:09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分析了数字化生存时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征,从图书馆建筑的艺术造型、形象和环境设计探讨了图书馆建筑的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

延伸阅读:图书馆 文化 时代精神 环境设计 艺术造型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化生存时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征,从图书馆建筑的艺术造型、形象和环境设计探讨了图书馆建筑的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参考《建筑中文网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它传承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记载着人类前进的脚步,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知识的积淀和宝藏。而珍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建筑则被看作是艺术宫殿中的瑰宝之一,受到高度关注,世界建筑艺术之林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无不包含图书馆建筑的倩影,其中不少建筑已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图书馆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而图书馆建筑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不断现代化的历程。21世纪是一个以“数字化生存”为主导的信息化社会。为适应社会,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建筑思想和服务理念都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现代图书馆建筑也将适应时代的变革,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实际,注重现代化和人文特色的设计。

    图书馆是一种兼具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文化建筑。纵观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体现着人类文化、文明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因此,人们往往把图书馆建筑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和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

    一、古代图书馆的文化特色

    我国古代的图书馆——藏书楼建筑,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营造自然优美的环境,强调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和强烈浓郁的文化韵味,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建筑风格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认识程度有关,趋于封闭、保守,讲究对称和谐,外型古朴典雅].建筑大多都依山傍水或选址在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的地点,即所谓的风水宝地。为营造文化气息,建筑区内廊亭通幽,迂回曲折,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房屋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门窗精工细作,灵秀活现,每一局部都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催人上进,教化人生。楼阁内大量的画、匾、联,字迹娟秀,寓意隽永,启发人们理解主题,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当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的阶段后,过去为文人雅士、官宦名流提供传经讲学的藏书楼已则演变成为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与阅读的图书馆。其文化特性表现在诸如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等方面,均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图书馆建筑。

    古代图书馆称之为阁、观、院等,是以藏书为主,建筑多为封闭式的藏书楼。关于藏书处所最早有形制可考的当属汉朝丞相肖何督造的宫廷图书档案馆——石渠阁,《三辅黄图》称石渠阁“其下砻石为渠,说明这座图书档案馆以石料建造,下有流水,注意防火。西汉以后的图书馆概称”阁“,很可能与其它殿阁式建筑相似,柱廊、挑檐、大脊、画栋,增添了学术气氛,东汉的兰台、东观经常有学者会集于此,讲学论道,为人们所向往。位于宁波西部的明嘉靖时范钦所建现存最早的藏书楼——天一阁,是二层建筑,楼下6间,楼上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这种不求对称的布局是事出有因的,当时,范钦鉴于书楼多患火灾,想照《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话,取以水克火之义,故建楼6间,书橱数目均为6的倍数,取名”天一“。楼下正门悬”天一阁“匾额,廊柱楹联为”石品洞天题海岳,书藏福地辟琅环“。庭前凿池蓄水,意在消防,池南垒石作山,池边依墙立小亭,池中小桥穿越林石之间,约300平方米的庭园,山重水复,石径回逶,气势自然,不失雕琢,后来清乾隆为珍藏《四库全书》修建藏书楼,共有文源、文渊、文溯、文津、文澜、文汇、文综七阁,都参照天一阁建造,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综观我国古代现有的藏书阁,藏书院建筑无不体现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1.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古代藏书楼,以阁为代表的一类,由于它仅用于宫廷、官家收藏图书档案,其建筑特征封闭近于极致,建筑材料以笨重、结实的石、木为主,为防火防潮,在外围环境的营造上凿水池,引小溪,建廊亭。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他们反对奢侈和浪费,崇尚朴实,因此,建筑形象朴实无华,装饰和色彩清新淡雅。大部分书院建筑外部显露其封火清水山墙,色彩多选黑、白、灰、棕(棕红)等中性色,显得较为沉着,这些色彩或作为建筑的主调,或作为轮廊线,灰白相间,虚实相比,既可达到强烈的对比,又可获得轻松的调和感。从天一阁到清乾隆间的文渊、文溯等七阁,从白鹿洞、岳麓书院等四院到近代古越藏书楼,每一座藏书楼的命名和大量使用的画、匾、联都表达了深刻的寓意,或强化教化内容,或指明学派师承,或宣传人生哲学,或体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启发人们理解主题,阐发联想。

    2.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古代藏书楼在选址和环境营造方面,注意自然景色的优美,也重视历史古迹名人遗迹等人文因素,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如在祠庙中另辟一处的藏经阁,其实是佛家经典的专业藏书处,选址于祠庙之中,一是为了便于保护经书,方便佛家子弟吟诵,二是因为此地实在清静、肃穆、庄重,富于宗教色彩,是理想的读经圣地。以讲学、藏书、祭祀为“三大事业”的书院,往往都建于景色极佳幽静处,那时由于战乱,名士纷纷隐居山林,聚徒授学,形成了书院远离市井的传统;其次,作为儒家理学阵地的书院地处山林,加强了与佛、道的交往,也激化了争夺地域的矛盾,使书院始终不愿放弃名山胜地;除此以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书院“通天地人之谓才”的教学育才思想,决定了书院择胜而处,书院一切环境也就满足了“净心”、“悦情”、“深源”、“妙用”天人结合的境界。

    二、现代图书馆的人文化和艺术设计

    随着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文化观念及价值体系将发生很大变化,它必将影响和制约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这些变化表现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创作观念;知识价值规律与信息审美观的建立;注重多元化、个性化与推崇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倾向;以及图书馆网络化与注重高技术、高情感相结合的建筑等方面。

    大英图书馆馆长布里安。朗先生在回顾本世纪欧洲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时,满怀激情地说道:“当这个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新图书馆建筑诞生的年代。”随着新世纪数字化图书馆建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图书馆文化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新图书馆建筑落成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新图书馆文化的跃然而立。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性要求它所表现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一个着意提供文献与阅读的场所。从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上,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图书馆建筑。其实,我们无法把这种水乳交融的实际操作与目的要求割裂开来,只有让读者去品味、感受建筑、环境与人的亲和之力,让来人去评价、赏析那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图书建筑艺术奇葩。

    1.丰富的形象构造图书馆是建筑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体,它不仅能满足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物质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具有感染的建筑形象。

    现代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将更加充分地体现文化类建筑性格与特征,体现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 并与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协调并持续发展具有新意、高品格,具有时代感,与周围环境共同渲染文化气氛,强调文化内涵。

    早期的图书馆建筑在建筑的构图上多采用比较简单的几何体,就是所谓方盒子建筑,20年代后期图书馆建筑一改前观,不仅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主义特征,还包含了多样变化和细致的处理,除了一般的方块和长方形外,还增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弧型等多种形体。各种几何形体以千变万化的方式结合起来,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给人以鲜活和惊喜之感。现代图书馆建筑中,平板、斜面、曲面、直角、尖角纵横交错,有分有合、若即若离、虚空和实体相互勾绕,互相渗透,造成扑朔迷离的动人景象。“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图书馆建筑风格将由单一的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化,并且表现出一定的风格特征和流派倾向,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建筑的特殊内涵,并也与其特定的环境协调一致。

    2.多元化与个性化建筑内容赋予建筑形象一定的个性特征,这是建筑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一面。无论是圣洁高敞的北京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宏大高耸的哥特式建筑,无不体现各自美的建筑性格。图书馆建筑艺术形象是一定文化建筑的特定的个性的体现,取决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取决于读者特征。现代图书馆建筑形象将告别那种缺乏个性特征的“方盒子”式单一形象,外部造型将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它直观的建筑形象将着意提供借书与阅览的场所,而不应被误认为是其它公共建筑物。图书馆的外型和装饰应表明它是一个安静的文化学习中心,它的建筑形象应有益于感染读者去学习和探索。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所表现的特点不同,前者具有浓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后者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公共性,至于少儿图书馆应着力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3/1018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的处理手法

浅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与新地域文化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构造学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文化理念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再认识

浅谈图书馆建筑智能化

浅谈21世纪的图书馆建筑布局

浅论新形势下企业图书馆的定位

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

论居住小区规划的环境设计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