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园林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收录时间:2007-07-04 04:2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1. 园林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已进入老龄型社会,目前老龄人口以年均3% 的速度递增,预计再过1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这表明,老龄化将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所以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尽可能满足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延伸阅读:人口 人文 关怀 园林设计 我国

    园林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一、园林设计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园林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已进入老龄型社会,目前老龄人口以年均3% 的速度递增,预计再过1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这表明,老龄化将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所以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尽可能满足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参考《建筑中文网

    2. 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园林环境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他们在生活上有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缓等现象;其次,在心理上有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别人的尊重,要求独立自主等愿望。而从社会方面看,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也都发生了变化:一般都由主导变为辅助,由忙于工作无暇休息变为余暇时间大幅增加,由以社会工作为主转而变为以社区居住为主等。这些变化势必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感、失落感、急躁感、自卑感和抑郁感。因此,老年人和残疾人都有迫切走出居所,到接近自然的园林环境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锻炼身体、与人交流、愉悦身心并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的强烈愿望。

    3. 园林设计中的人文标准来自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和生活的需要,应视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对象给予合理的照顾。

    从目前来看,关键的问题是规划设计人员的人文意识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细部构造处理的问题。因此,只要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应该无需花费很多精力和财力,就完全能够消除游赏过程中给老年人和残疾人带来的不便。

    二、园林中的人文关怀

    1. 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无障碍性

    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老年人、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随之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正常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却成为一种障碍。因此,园林规划设计者必须设身处地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

    易识别性: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残疾人易遭危险,这是因为他们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衰退,致使感知危险的能力衰竭。因此,空间标识的缺乏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中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手段,给予对方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的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易到达性:是指在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有重返社会和渴望享受绿色园林环境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就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积极提供参加各处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并配备必要设施,且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而使行为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

    可交往性:是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残疾人愿意接近园林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心中的失落、急躁和烦闷。所以,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作息空间等,以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相聚、聊天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 园林中的细部构造设计出入口

    宽度至少在120 厘米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坡道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较为合适的水平空间,以便轮椅使用者停留。另外,入口处如有牌匾,其字迹应使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应强烈。

    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 厘米以下。路宽应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另外,应十分重视盲文地砖的运用和引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栏,护栏扶手上最好有盲文点字说明。

    坡道和台阶:坡道是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克服地面高差、保证垂直移动的手段,对于轮椅要防滑而坡缓,坡长超过10米时,应每隔10米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 35 厘米,级高应在10 — 16 厘米,幅宽至少在1 米左右,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应当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夜间照明。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让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并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3. 园林中的绿化设计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因素决定了他们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比年轻人和健全人强烈得多

    园林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病患恢复健康。因此,园林的绿化设计首先要以绿为主,即除了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以绿色植物覆盖。要充分利用垂直绿化,通过形成“生态墙”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其次,在地形的处理上,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植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碍。再次,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应因地制宜,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木、灌木、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让老年人、残疾人在视觉、嗅觉、触觉和生理上都充分感受到园林植物景观的千姿百态和丰富的生态景象与季节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7/7395.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如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城市”

城市环境设计与人文价值开发的思考

用人文情怀来感受建筑

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读天安南海数码新城

浅议现代人居景观的发展趋势

城市道桥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景观

浅谈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作用

加快我国城市郊区化进程

城市建设:在保护自然与合理规划中求发展

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趋势与建议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