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建筑生态节能的宏观策略与实施技术体系

收录时间:2007-07-01 22:43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1.世界范围能源紧张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2004年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仅供人类开采约40年;石油与天然气在21世纪的前半,就将日趋枯竭,预计2040年石油消费将达到最高峰,而从2050年开始,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

延伸阅读:世界 地热 天然气 石油 能源

    一、 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1.世界范围能源紧张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2004年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仅供人类开采约40年;石油与天然气在21世纪的前半,就将日趋枯竭,预计2040年石油消费将达到最高峰,而从2050年开始,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参考《建筑中文网

    2.中国能源状况与建筑能耗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二是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吨。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三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四是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预计到2020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3.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资讯署资料,1999—2020年全球能源消费形势中,全球能源总消费量将增加60%,其中亚洲及南美州发展中国家将增长1倍。面临能源价格,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价格逐步上涨,居高不下,西方国家很多高耗能建筑开始出现因承担不起昂贵的能源维持费用而被迫停用或者租金一降再降的现象。高能耗的建筑终有一日会因为没有能源可用,而被社会淘汰。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二、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

    1.建筑能耗普遍过高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期,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合。而其中95%以上的建筑都是高耗能的建筑,节能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建筑能耗大体上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许多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

    2.节能工作落后表现在六个方面面对能源危机的巨大压力,虽然我国已在1996年就公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逐步对建筑能耗高的现况进行改善,但是我国在设计水平,建筑技术,设备材料制造及应用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绝大部分建筑的能源系统还都依赖于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而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还相当落后。目前中国以水电、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还不够大,到2003年只有约相当5200万吨标准煤的利用,仅占全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3%.

    第二,我国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很多还可再利用的余热,余冷都不回收而被直接白白的排放掉,在造成能源极大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与气候条件相同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相比,条件相同的建筑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

    第三,我国建筑自身的节能效果还较差,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不高,门窗的保温性能,气密性能都有待提高,因此造成了单位面积能耗较高局面。目前,在执行国家节能规范的前提下,我国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依然比欧洲国家大20%~40%.第四,我国材料设备的生产水平不高,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导致了设备及材料的生产成本高,能耗高,排放高,从而导致了建筑间接能耗的增加。

    第五,落后的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剧了建筑的能耗。即便是高效节能的系统,如果不辅以优秀的运行管理,也达不到节能的目的。一个优秀的运行管理系统可节能10%~20%.第六,无论是开发商,设计者,施工人员,设备制造商,还是最终的业主,运行管理人员都还没有普遍树立环保节能,主动创建生态节能建筑的意识。

    三、中国建筑节能难以实施的四大原因建筑高能耗的现状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

    虽然1995年制定了国家节能建筑的强制性设计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可以做到节能50%的目标。但是,此标准实施已经近10年了,但真正按照这个标准去建造的建筑,最乐观的估计,在新建筑里还不到10%。影响我国建筑节能推进的深层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制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筑节能工作需要政府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长期以来,中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2.能源价格目前偏低,节能对消费者缺少足够吸引力中国目前能源价格偏低,对中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的建筑业主来说,建筑后期运营的能耗费用对业主的影响不大,而建造节能建筑的一次性资金高于变通建筑,业主不愿投入,形成建造节能建筑积极性差的局面。

    3.施工监管不力及施工验收手段差,缺乏有力的惩罚机制中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节能设计规范,但施工质量差,施工验收不严格,使中国的节能建筑数量很少。国家现有的节能建筑规范未能在施工验收阶段严格执行,许多不合标准的建筑也能投入使用,使不达标建筑不断出现。有些建筑节能设计只在报批阶段进行,用以对付审批机构,在建设中为了节约成本完全不与实施,对此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惩罚机制。

    4.公众节能意识不足我国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落后,也是制约中国建筑节能推进的重要原因。公众作为住宅的消费者,意识影响行动,决定了自身对住宅的选择,并进而影响了开发商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公众对节能建筑的意识不足,对节能建筑的需求不强,开发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自然在操作中对开发节能建筑也缺乏热情。提高公众节能意识需要政府、媒体、专业机构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四、欧美国家成功的生态节能政策体系和技术措施

    1.美国节能政策的发展美国虽然在建筑节能技术研发推广上并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节能政策制定上也有参考借鉴价值。加州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制订发布了本州建筑节能标准,此后,相继在80年代和90年代对标准作了几次修订,直至2001年推出最新版本的标准。加州节能标准分为规定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两部分,前者必须强制执行,后者提供达到规定性指标的各种方式和途径。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指标控制程度的灵活性,激发了设计师、开发商等标准使用者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为标准的下一轮修订奠定了基础。

    美国还鼓励有条件的州制订本州的节能政策,并要求以多样化的扶持举措,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节能政策的实施。据此,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了便于独户住宅翻新或装修时节省能源的高能源效率房屋抵押贷款,并且对于节能建筑还给予税收上的优惠。

    2. 1 德国建筑节能规范的发展脉络德国是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1973年,全球性的石油危机爆发,阿拉伯国家将原油产量降低30%,这直接导致了石油价格的暴涨。这一次爆发的石油危机导致了德国能源政策的改变,并引发了德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启动。由于纬度较高,德国冬季较长,建筑供暖耗能成为德国政府着力解决的一个关键领域。多年来,政府通过制定和改进建筑保温技术规范等措施,不断发掘建筑节能的潜力。1976年,德国通过了第一部节能法规《EnEG》,联邦政府被授权制定建筑物保温、采暖及室内通风设备及工业用水设备所应达到的标准等。1977年,德国第一部建筑节能法规《WSVO》开始实施,在这个法规里,限制了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热损失量。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也必须提供严谨的建筑物能耗计算证书,以证明建筑物满足节能规范的标准。从那时起,德国禁止建设能耗超标的建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7/739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唤醒沉睡在地下的“巨人”

节能领域的国际趋势与经验

建筑节能的方向与技术措施

谈推进建筑节能的措施和责任

地热—热泵供暖自控系统分析

高温水源热泵在地热供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采暖方案及技术经济对比

中心广场与环境规划设计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对石油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思考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