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要点)

收录时间:2006-12-05 08:59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2001年1月,中油国际工程公司派4人组团前往墨西哥,就墨西哥北方油田240口井总承包招标项目进行投标可行性考察并宣传本公司的服务实力。

延伸阅读:中油 可行性 墨西哥 建筑施工 招标项目

    2001年1月,中油国际工程公司派4人组团前往墨西哥,就墨西哥北方油田240口井总承包招标项目进行投标可行性考察并宣传本公司的服务实力。(参考《建筑中文网

    春节后,当记者见到考察归来人员。还没完全消除旅途疲劳的他们掩饰不住万分痛惜的心情连连叹息到:“可惜,可惜,太可惜了!本来我们有实力打进墨西哥市场,有实力拿下招标项目,但是,我们没法投标。教训是深刻的。”

    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墨西哥的探明石油储量还可以开采35年。过去,墨西哥有限的一些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对外招标,基本上被美国的斯伦贝谢和道威尔两大公司“包圆儿”。垄断产生霸气,墨方气终不顺。因此,墨方非常希望此次中方能参与竞争。

    中方没想到的是,墨西哥虽然与美国接壤,但国家语言却是西班牙语。中方好不容易找到口语翻译人员,将公司的实力和业绩、技术如实介绍后,墨方南北两大国家石油公司一致答复:“从你们的介绍情况看,贵公司其实已中了技术标!”。

    至于接下来的商务标,我方凭借劳动力的优势,应该说竞争力是强劲的。240口井总承包,美方公司以往的报价约为2.5亿美元,而我方完全能以2亿美元的价格轻松接受。

    但当墨方送来招标书时,却傻了:标书全部为西班牙文。

    我方要求墨方代理组织人力将标书文件译成英语,但人才难得,况且标书厚达200多页,翻译工作量很大。墨方爱莫能助,我方临渊羡鱼。随着2月3日购标截止日期一天天逼近,2亿美元从中方人员面前渐渐淡出。我方只能望洋兴叹。

    商机何以坐失?

    今后怎么办?

    建筑企业如何改革与发展?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用现代经营理念把事业做大做强???

    什么是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全部?

    ——发挥优势——改革和发展

    ——了解和掌握国际法商规则——学习

    ——充分准备——应对措施

    因此,对于中国建筑行业及企业

    ——认清形势

    ——认清趋势

    ——认清行业

    ——认清自己

    1.国际和国内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

    1.1 行业市场结构

    1998年,国际上225家最大承包商中已有30家中国建筑业企业,但大都排位靠后,中建总公司也不过排在第24位。

    从合同总金额来看,30家企业只分得225家企业市场总额的4.3%.中国30家国际承包商完成的国际工程合同总和为49.584亿美元,与排名第四的瑞典SkanskaAB公司一家的合同金额(48.25亿美元)相当,少于前三家的合同金额。

    另外,从工程类型占国际工程收入的比例来看,中国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建筑安装业,石化和交通工程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是高新技术工程合同明显偏少,工程承包区域也主要集中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的数据,1998年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种的境外建筑公司有178家,来自13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当年在中国的工程有381项,承包合同总额为35亿美元。当年中国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总额2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境外建筑公司在中国建筑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为2%。

    1.2 企业组织结构问题

    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趋同。

    虽然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行了十多年,但智力密集型的管理型企业仍然很少,原有大中型企业劳务力量没有分离出去,总体上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大量新成立的乡镇企业走的还是以人数取胜的劳动密集型 企业的路子,很多企业是靠全县、全市企业联合形成的规模获得的高资质,管理水平未见提高,本质上也不占有专有技术或核心技术。

    结果是企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趋同,只得在同一层次展开竞争,形成全行业的过度竞争形势。

    1.3 人员结构问题

    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为1044.1万人,国有建筑企业机械设备净值为125.7亿元,年完成总产值767亿元,施工面积275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809万平方米。

    1999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3300万,机械设备净值为1040.7亿元, 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元,施工面积137593.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65682.6万平方米。

    虽然建筑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行业总体平均水平提高不多。 从人员结构看,整体素质提高不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建筑业初中以下人员所占比例为8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76%。低文化程度人员仍占到四分之三以上,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只有4%。动力装备率80年为4.0千瓦/人,98年仅升到4,3千瓦/人。人均竣工面积 1980年为26.4平方米,1998年为32.4平方米。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缺乏行业组织的统筹规划和安排落实。虽然提出了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三个层次的设想,但是有目标没有规划,有设想没有措施,大多数企业只能去争取施工承包企业的地位和资质。

    因此,需要研究行业组织结构构成,制定行业组织政策,通过建筑业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根据市场需要去引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从而达到行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

    2 .国际国内的比较分析

    2.1 中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劣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市场竞争极不规范

    “压级压价、索要回扣、垫资接工程”被业内人士称作“架在建筑施工企业脖子上的三把刀”。大批建筑企业资金极度紧张,再生产难以为继。这不仅造成了有序的市场竞争难以形成,还将势必导致企业无利润,无科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仅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

    (2)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地方甚至明文规定禁止外地建筑队伍参加本地招投标;招投标制度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干预工程招标,私下认定中标者,实行“暗箱操作”;最终出现了中国建筑领域司空见惯的优不胜、劣不败的现象。

    但是,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只能解一时之困,却不能在国际同一大市场中永远脱困。在“温室”中成长的建筑企业如何直面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呢?

    (3)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力

    基本建设投资由过去国家单一主体发展到目前国家、地方、企业等多元主体后,对扩大投资来源、加快基本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建设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给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建筑领域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执法力度还不到位,管理上出现很多新的空白地带。例如,建筑工程款拖欠严重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业主、施工单位、分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和劳务队伍之间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债务链。

    (4)建筑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近几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1998年的统计数据,建筑业从业人员数达到2778.9万人,全国每100人中有2人从事建筑业,每100名职工中有22名职工从事建筑业。建筑行业队伍庞大,可见一斑。与建筑市场容量相比,建筑队伍总量已经严重过剩。

    另一方面,从建筑队伍构成来看,1998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90926家,其中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集体建筑企业26972家、乡镇建筑企业45292家,分别占10.40%、29.66%、49.81%。乡镇建筑队伍基本上占了整个建筑企业的一半,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更严重的是,国家政策导向形成了建筑业是农村安排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几乎没有行业准入门槛,导致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也大量组建建筑队伍或参加分包工程,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还在急剧膨胀中,其整体素质较低。这种“僧多粥少”的供需关系,必然导致极为不规范的竞争局面。

    (5)建筑企业竞争力薄弱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内建筑企业,目前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具体表现在:

    ——竞争动力不足,习惯于寻找保护,竞争意识淡薄;

    ——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模式落后;

    ——技术应用层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

    ——国际经营承包经验欠缺,相应人才不足。

    2.2 国外建筑企业的优势

    建筑业是地域性较强的产业,即使来自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公司在中国开展工程承包时,仍然会成本高、人际资源薄弱、法律不熟悉等弱势。但是通过多年来境外建筑公司在中国承包工程的特点来看,仍然具有许多优势,因而占据了一些市场。

    其主要优势有:

    (1)在管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风险大、投资规模大、工程复杂的项目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严格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12/591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规范招标项目施工合同缔约行为必须加大依法监管力度

项目沟通管理-招标项目成败的关键

用情感营造诗意空间-解读景观建筑师路易斯路巴拉干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

钢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可行性分析

冰蓄冷技术在地铁车站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热电冷联供应用于住宅的经济性分析

武汉市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推行保险可行性的若干思考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