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收录时间:2005-07-08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住宅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每年新建房屋17亿~18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4亿~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4亿~5亿平方米,乡村居住建筑7亿~8亿平方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约两个百分点,并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延伸阅读:住宅产业 发展 国民经济 大地 居住

    一、实施建筑节能战略举措的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住宅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每年新建房屋17亿~18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4亿~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4亿~5亿平方米,乡村居住建筑7亿~8亿平方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约两个百分点,并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参考《建筑中文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增长迅猛。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根据1998年估算的数据,中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7.6%,接近发达国家的30%~40%。由于保温隔热差,采暖系统效率低,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下世界平均值的三倍,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已高达当地社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中部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区)冬季电采暖夏季空调,以及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炎热地区)夏季空调越来越普遍。我国2000年空调的产销量已达1300万台(其中300万台外销),造成夏季电力高峰时供电十分紧张。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是相当严峻的。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2000年的一次性能源产量为10.9亿吨标准煤,不到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0%,而能源消费量为11.7亿吨标准煤(尚不包括农村非商品生活能源消费2亿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不到1吨标准煤,不足世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2.4吨标准煤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1/5~1/10,但是建筑用能比例显著增加。所以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惟一可行之路。目前建筑节能尚未成为开发商及居住者的自觉行动。尽管JGJ26-86颁布至今已有近15年,且每年在集中采暖地区要建成2亿~3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然而至今仅有1.4亿平方米的居住建筑是按JGJ26-86及JGJ26-95规定建成的,要求与现实的反差十分突出。同时,集中采暖地区还有40亿平方米未按节能标准建成的城镇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量十分艰巨。

    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2000年2月18日建设部76号部长令,对于促进、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设行业“十五”规划中将建筑节能列为重要内容。目前,建设部正在为国务院起草“关于改革城镇供热体制、促进建筑节能和供热事业发展的通知”,计划停止集中采暖地区(严寒及寒冷地区)福利供热。这一重大举措与集中采暖地区每一个居民有着切身利益关系,必然会大大提高全民节能意识,极大地带动、促进供热及节能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本项战略性举措的主要内容

    (一)建筑节能的主要工作

    1.从制度上改革单位统包的用热收费制度,停止福利供热,实行供热商品化,采暖福利货币化。这项工作需要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国务院有关部委参与制定相关规定。

    2.从政策上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经济、安全、清洁、高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

    3.从机制上加强供热企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和规范城镇供热市场,甚或直接引入外资进行小城市供热机制改革试点。

    4.计划于2001年下半年停止福利供热并实行采暖货币化的工作应按程序推行。各级财政和单位原用于职工供热采暖的各种费用,要转化为职工购热专项补贴,直接向职工发放。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完善政策、做好宣传。

    (二)建筑节能涉及的地域广,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福利供热地域,即集中采暖地区(基本上为目前的严寒及寒冷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0%,约有全国50%建筑面积处于该地区,包括36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改造和每年新增17亿~18亿平方米建筑。建筑节能涉及的人口则约占全国的一半。由于新、旧居住建筑节能效果不同会反映出采暖费用的差异,人民群众必然会十分关心建筑的保温问题,自觉地提高了节能意识。从住户去推动建筑节能是最根本和有效的。

    (三)建筑节能所带动的产业面广

    与房改一样,建筑节能的政策性更强,带动产业面较广,并能持久、大力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发展。随着福利供热的停止,马上涉及到每一个集中采暖地区居民的利益,从政策上要考虑好政府、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关系。由于建筑节能涉及多种设备,必然带动供热采暖及建筑节能产业发展。

    三、本项战略性举措的重大影响

    (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建筑节能将会带动的产业有供热采暖室温调节控制的设备,进而供热系统的配套控制系统、散热器、管网,以至于热源的全面技术创新;再进而推动北方采暖地区围护结构保温产品产业及技术进步;还会带动建材产业的发展。粗略估计,5~10年由建筑节能所带动产业发展的年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约一个百分点。

    (二)促进相关产品的技术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每年新建居住建筑建筑节能需要的设备包括:

    室温控制器(恒温阀),约有16亿年产值。热量计量设备(热表及热量分配表),约有150亿年产值。这些产品国产化率的提高将是我国民族工业竞争力增强的重要体现。

    (三)推动供热系统全面技术创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供热采暖系统在建筑节能政策的带动下,将全面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以钢制散热器来替代铸铁散热器,并促进热源、输送系统等全面技术创新。供热企业引入竞争机制,将大大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品质,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四)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实施建筑节能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优劣将成为热点,有百姓关心与支持,必将推动该行业的迅速发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会在北方采暖地区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真正的建筑耗能大户是既有建筑,尽管近年新建居住建筑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数量上,既有建筑还是占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头戏。建筑节能会从根本上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事实上也只有建筑节能才能调动既有建筑的业主和居民改造旧房的积极性。目前,集中采暖地区未按节能标准建造的城镇居住建筑4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单位面积的采暖能耗都远大于现行节能设计标准,都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按10年时间对其进行节能改造计算,每年改造面积4亿平方米。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外墙、窗户和屋顶是改造重点,年产值为200亿~320亿元。再加上室内外供热管网和采暖设备的改造,还要增加约150亿元。改造后的4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每年至少可节约采暖用煤13kg/m234亿平方米=520万吨标准煤。10年改造期结束后,每年可节约5200万吨采暖用煤,同时减排大量的CO2、SO2、NO2以及烟尘和煤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建筑节能的积极作用

    对于政府来说,由于政策明确,措施得力,可有效地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供暖计划经济运作模式为市场经济运作模式,降低能耗,节省能源,且极大地改善大气环境

    对百姓而言,由于提高了采暖品质,按需采暖,合理收费,与房改一样,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定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建筑节能牵动每一个在集中采暖地区的百姓,实施后很快就会感到节能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节能意识,转而成为推动节能的动力。

    对开发商而言,由于有政策引导,加之由于百姓在购房时首先会关心围护结构(外墙、窗及外门,屋顶)的保温,这必然使发展商改变目前片面宣传建筑功能,转而全面宣传建筑保温,使之也成为推动节能的动力。

    对设计和施工单位,每年2亿~3亿平方米新建工程和4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工程,会给设计和施工单位带来无限商机。同时由于政策导向和技术法规的要求,促进其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同样会带动中部及南方居民的节能意识,从而推动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带动这些地区有关产业的发展。建筑节能的影响必然波及全国,还会有相当于北方地区新建及改造建筑面积的巨大市场会得到开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当将建筑节能列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7/2962.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绿色居住建筑体系”的思考

关于我省住宅产业化的思考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住宅产业的发展趋势

燃气空调经济比较

谈谈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若干不规范竞争行为

十一五期间涂料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结构思考

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谈五金配件在门窗中的作用

浅论住宅的发展

大地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