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展览机制下的中国建筑:后殖民荣誉

收录时间:2005-06-29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2002年8月底,我在北京召开的“从半岛出发——社区规划与合作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中,对张永和所作的广西“南宁柳沙半岛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方案和他的标志性成果“竹化城市”,包括号称第一次进入西方的中国建筑师群展——在柏林举办的“土木”展,以及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建筑展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建筑师走廊”中的张永和,作了全面而又彻底的批评,而且我在发言中着重声明了我之所以要批评张永和,是因为我们从张永和一

延伸阅读:中国 半岛 双年 建筑师 张永和

    重新讨论中国的实验建筑

    2002年8月底,我在北京召开的“从半岛出发——社区规划与合作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中,对张永和所作的广西“南宁柳沙半岛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方案和他的标志性成果“竹化城市”,包括号称第一次进入西方的中国建筑师群展——在柏林举办的“土木”展,以及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建筑展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建筑师走廊”中的张永和,作了全面而又彻底的批评,而且我在发言中着重声明了:我之所以要批评张永和,是因为我们从张永和一个人身上就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建筑和建筑师所存在的问题,包括那些被称为“实验建筑”的展览和其对我们这个正在进入公共领域的“社会建筑”倾向上的误导。(参考《建筑中文网

    广西“南宁柳沙半岛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中,张永和的提案是他的“竹海三城”(注一),在该方案中,柳沙半岛被规划成一个以“竹海”为生态的,远离城市喧闹的,能让人度假与休闲旅游的宝地。他的立论依据是南宁城市不要犯北京的错误——交通阻塞和人口拥挤,所以他要在距南宁市中心只有几公里的柳沙半岛建造一个低密度的,让人们能安静地生活的生态环境。但是就在这个生态口号的背后,张永和的“竹海三城”规划方案隐含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即表面上是在提倡生态环境或者是能套用现在的一个时髦的词,就是“密度”,而其实是,如果该方案在柳沙半岛实施,将只会更增加在该方案报告中所反对的问题的出现,即:城市问题中的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因为如果按照“竹海三城”将半岛规划成低密度的富人区而与整个南宁构成一个密度与反密度的关系,那么随之而来的是从南宁市中心到南宁的柳沙半岛的途中就是私家车和自备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不是公共交通的建设,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个低密度的地方去强化它的公共设施,这样南宁的交通环境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反而因车辆的来往增多而加重了城市交通的问题。而张永和在会上为了证明他的方案中低密度规划的重要性,举了他自己从北京大学到北京潘家园的广西大厦参加“从半岛出发”的会议时一路堵塞以至开车要花一个多小时的事例,告诉与会的专家,他做的南宁柳沙半岛的“竹海三城”规划的重要性。但这个号称以生态问题为重点的社区规划,在生态问题上却让我们产生反问:即它只能造成南宁的城市交通问题而不会改善城市的生态问题——我们一眼就能明白,这个“竹海三城”社区规划在它的学术观念和口号与其设计的结果之间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矛盾,所以让我们不可理解的是,现在是中国享有声誉的建筑师张永和,在参加柳沙半岛这样重要的国际竞赛时,交出的却是一份经不起简单提问的不成熟的习作。而以他为例,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实验建筑师的大问题,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检验这个已经被专业界乃至国际上作为成功建筑师的学术状况。

    建筑观念中的“唐人街文化”

    可以看到,张永和的“竹海三城”规划的提出,只是为了完成他的“竹化城市”的概念,这个曾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0网际网络虚拟展展出过的方案,一直在中国的大众传媒广为传播,而成为张永和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成为他一跃而为中国目前最能盅惑人心的建筑师的资本。然而就象我在2001年已经批评过的那样,我在评张永和的“竹化城市”文章中明确地用了一个正标题为:“中国人都是熊猫吗?”(注二)——因为与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热衷于中国地摊旅游文化符号进入西方的后殖民主义秩序一样,张永和也在步他们的后尘,这就是他的“竹化城市”方案,其意图就如张永和自己说的那样,是:“为了我们未来的城市,可能自己的提案属于东方的东西,即想使用竹子做为城市的基本构想,竹子的固有特征象是城市的经络,比如电话线,水道,网络等,它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中的街道,公共和居住空间中去,然而竹子生长出来的影子又在生活中荡漾着水墨画一样的风景。当然竹子的功能不仅仅如此,它还有着净化空气,对付环境污染的作用”(注三)。但张永和的作品比其它海外艺术家的问题更严重,因为他的作品既以“中国性”去迎合西方的旅游文化心态,又以原封不动的中国“传统性”(比如竹子这样的文化标本)去迎合本土的主流意识形态。

    从中国自身文化环境来说,“竹化城市”是一个无法再平庸的提法,其“竹化城市”的方案也是中国竹林风景的照抄照搬,再加上传统艺术精神的皮毛解释。只是张永和将这种现成的东西套上了当代城市问题的外衣以参加西方的展览,“竹化城市”能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0网际网络虚拟展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在西方策划人的眼里,竹子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植物,除了它可以成为各种家具的材料外,还是形成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但从中国的批评来说,这种对中国当代艺术解释的简单化,并以此标准去肯定中国艺术家成就的做法,已经制造出了中国地摊旅游文化的当代艺术,张永和的作品又是其中的一例。

    什么样的城市问题是今天的建筑师应该予以关心的呢?同样我们也可以举些事例用于比较张永和与世界上其他建筑师的差距。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0网际网络虚拟展上,诸多国际上的建筑师针对自已国家的具体情况所提出的社会方案已使张永和的作品显得幼稚可笑,比如中国邻近的日本建筑师板茂分析了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用最简易的工业再生纸建临时建筑,解决日本资源缺少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一现实问题,这就使得当代建筑学上所提出的“少一点美学,多一点伦理”的观点有了具体的例子。反过来说,从中国的当下问题出发,去提出真正有意义的方案,决不是用“竹化”一词能蒙混过关的,因为城市能不能“竹化”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也许只有对熊猫来说,竹林才是它唯一的好居处。这就是我最后将张永和的“竹化城市”比喻为熊猫馆的原因,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倘若我们能去诸如上海动物园的熊猫馆,相信每个人都能联想到张永和的“竹化城市”,如果他们知道张永和在做“竹化城市”的话。

    我已经有不少文章批评了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我把这类作品概括为“唐人街”文化,具体说来就是中国的地摊旅游文化符号和风情性的群众娱乐活动。蔡国强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员(注四)。在西方殖民与中国被殖民文化政策共同作用下,用他的“龙”、“风水”、“中药”和日常“成语典故”从西方一路下来到中国成为上海APEC会议的嘉宾,为会议设计焰火晚会,让中国到处都能见到的“龙”的象征符号结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解说词飞上黄浦江。所以我在2002年4月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国际舞台上的华人艺术”学术讨论会上所作专题发言时就说:“为西方的文化政策始料不及的是原先用于反华而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基金会政策,结果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配合得如此默契,而结果如我所形容的那样,西方的基金会政策象是为中国政府养大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宝贝儿子就是蔡国强。”而张永和从蔡国强那里学来了套路,也想成为西方殖民与中国被殖民文化政策中的宝贝儿子第二,学着蔡国强的地摊旅游符号而乱说他的建筑概念,和学着蔡国强的样子,讲浅显的成语故事。象蔡国强简单地用草扎的船和嵌入船身的箭说成《草船借箭》成语故事比喻为东方借鉴西方那样,张永和在2002年杭州召开的“M”会议上讨论一个依山建房还是炸山建房问题时也要先讲一个故事,还神秘兮兮地问与会者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结果张永和要讲的故事就是《愚公移山》。显而易见,张永和除非要将与会的华人学者全部蹶倒,否则的话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张永和怎么会去讲在座的华人学者无人不晓的《愚公移山》成语故事(补充一下,“愚公移山”这四个字在五笔字形中都可以连打)。本来张永和所要讲的内容也无非就是说以前中国建房喜欢将山炸平,然后在平地上盖房,而他主张要沿着山坡盖房,以保持原来的生态。张永和将那些炸山盖房的人比喻为“愚公”,那么显然他就是个“智者”了。但这里面有了问题,以深圳为例,在80年代刚开发的时候,确实是将丘陵变为了平地。但进入90年代,早已着重于顺着山坡建房,并有了象华侨城这样的实例。但张永和还在用他的《愚公移山》故事讲一个在建筑业中早已是过去式的事件,好象顺着山坡盖房也是他的发明。当然张永和的用心还在另一面,即在做后殖民的游戏,尽管《愚公移山》不但是中国学者都知道,而且一般的老百姓也不会不知道,因为这曾经是“毛”时代的“老三篇”中的一篇,但是与会的外国学者对中国的这个日常故事确实感到好玩。这也正是“唐人街”文化的实质内容,就是在西方人面前讲述最通俗易懂的中国故事(因为讲深了西方人就会听不懂),但这种通俗易懂的故事,却以伤害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再造文化为代价的,以至于西方人只知道被“唐人街”文化规定后的粗浅而又标本化的那种东西才是中国文化,而处于动态的文化发展中的中国内容就不是中国文化,所以我又将这种“唐人街”文化的工作称为“过时的文化学承诺”。而张永和在南宁柳沙半岛的“竹海三城”社区规划,也是用了这样一个方法,将“竹海三城”分为“峰之城”、“谷之城”、“水之城”,张永和又将它概括为“苍原三城”;还有就是“竹海院宅”,包括“东部竹海”、“园中竹海”、“西部竹海”,而且这些住宅区主干不是低住宅就是休闲住宅,其方法是在“竹海游园的基础上,依据地势景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段以此消彼度的方式,用建筑来置换竹林,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基地的建筑及环境始终是完整的。住宅与竹林发生多样的空间关系,由东向西分为三大住宅群”,当然张永和设想在这个“三城”中还有“在这三者地理及景观关系的敏感点设立观山、观竹的点式中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获得“竹海”审美性。张永和在竞赛文本中是这样形容的:“基地内三组不同的地理组合:一山为峰、山与一断崖为谷、残山角与富含湖塘的平洼地为水,建立依山建筑带连接各观山建筑点,籍以围合各地理组合,构成景色各异功能不同的峰城、谷城、水城三城。依山建筑结合地形变换多种形态,融入各类功能,与山势、丘壑、断崖巧妙的结合。”然后张永和最后得出了结论:“茫茫竹海中,隐现三座山水之城”(注五)。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6/289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小批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师如何面对入世挑战

严迅奇-香港建筑师的中国宝盒

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

细部于建筑,究竟有多重

谈谈中国建筑的国际招标

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环境和地位追求-一个青年建筑师的思考

谁毁掉了中国建筑?对建筑师的7大叩问

建筑师当看重现场

论建筑师的培养及建筑设计的企业再教育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