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

收录时间:2011-01-26 19:51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  作者:王其英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建筑最初是人类用以抵御自然侵害和猛兽毒虫的屏障,城市由最初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步演变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军事功能日益减弱。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在氏族社会末期,随着对形式美的要求,已经产生了把建筑当作艺术的萌芽。

延伸阅读:历史文化 名城 武威

        建筑最初是人类用以抵御自然侵害和猛兽毒虫的屏障,城市由最初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步演变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军事功能日益减弱。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在氏族社会末期,随着对形式美的要求,已经产生了把建筑当作艺术的萌芽。武威皇娘娘台新石器时代遗迹中的许多房屋建筑,是武威现存最早的民用建筑。由于艺术建筑需要集中大量的劳力来营造,又要花费许多资财,显然不可能到处都要有富丽堂皇的建筑。武威作为汉魏名郡、四凉京华、盛唐大邑、西夏陪都、明清重镇,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从史前至近代的砖、石、土、木结构的建筑物。(参考《建筑中文网

        一、前凉奠定城市格局。

        早在先秦乌孙驻牧河西时,武威就有原始聚落赤乌镇。匈奴逐走乌孙、月氏后,在赤乌镇的基础上修筑了姑臧城。城的规模,据《水经注》引王隐《晋书》“:武威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汉置武威郡后,又修建了楼台、学堂、城阙及阅兵台等。对武威城大规模的营建是从前凉开始的。前凉中期,一座规模宏大并具王都气象的新城崛起于武威大地。

        张轨到武威任职时,姑臧城因遭兵乱,残破不堪。随着河西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发达和中原流民的大量涌入,姑臧城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张轨便以大手笔营建姑臧城。他在旧城基础上,由北向南筑有外、中、紫禁三座小城,在旧城外围又“增筑四城厢各千步……并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门”。

        张茂即位后,筑灵钧台,并在城内中段增筑了一座小城,称“内苑”,专门用于举行国家大典、祭祀祖先。张骏时,继续在城外筑四城厢,东城称“东苑”,西城称“西苑”。这时的姑臧城内,已建有宫殿、堂、馆、观、阁、坊、寝、台、园、池等十种三十八座,造型别致,巍然壮观。其中最有名的一座建筑是张骏时筑的谦光殿,主殿巍峨壮丽,“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极巧”;四面各有一座陪殿,东曰宜阳青殿,为春宫;南曰朱阳赤殿,为夏宫;西曰政刑白殿,为秋宫;北曰玄武黑殿,为冬宫。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名扬海内。前凉之后,随着各代统治者的不断修缮,姑臧城已发展到七城的宏大规模。张氏以“拟于王者”的京都标准营建姑臧城,对后世的王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姑臧七城及城门名称来历多依汉制,采自我国传统阴阳五行命名,表现了“拟于王者,而微异其名”的特点。如谦光殿周围的四殿,颜色依次为青、赤、白、黑,加上主殿黄色为五色。五色是五行的重要内容,其黄色代表着君王。另外,张氏修筑姑臧城,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宫南市北的王都建筑布局,创造了一反旧制的宫北市南的新格局。后来西凉王李 的曾孙李冲父子受命为北魏政权规划营造洛阳新都时,就参照了姑臧城的模式,创造了洛阳格局,而洛阳格局又影响到东魏都城邺城和唐都长安的营建。简言之,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都城格局,其源头可追溯到五凉尤其是前凉张氏修筑的姑臧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一些史学家和建筑学家把五凉时的姑臧城称作是中国王都的鼻祖。

        二、唐代城市繁华异常。

        隋末唐初大凉政权的创立者李轨为称帝需要,将武威城增扩为七城。唐朝建立后,对河西和西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经营,当时武威城已升格为西北仅次于长安的政治军事中心,不仅有类似今天的市、区政府衙署,还有省、军区、大军区一级的机关,是名副其实的军政首府中心,与洛阳、扬州、益州(成都)、荆州、汴州(开封)、广州等并列为全国第一流城市。城市规模宏伟,市容繁华,商贸兴旺,人口众多,多民族共同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和平安定的气象。不论是历史的叙述,还是文学作品的描写,甚或是途经武威的商贾、僧侣的亲身所见所闻,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在城市建设方面除大兴土木,营建军政机构、商业设施、民用住宅等外,在城内兴建了花门楼、尹台寺、七级浮屠、大云寺等文化旅游景观和宗教场所,还对一些天然湖泽进行开凿加工而形成人工湖泊,供人们乘船游玩。“安史之乱”后,武威陷入吐蕃统治,城市受到空前洗劫。西夏据武威后,把武威作为辅郡(陪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重修了城内护国寺感通塔。元代在城北 15 公里处新筑一座新城,元世祖忽必烈题名为“永昌府”。永昌府城作为新的政治中心,将历史上武威的统治中心北移,武威城受到了冷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而永昌府作为武威的政治中心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永昌府城今为凉州区永昌镇政府驻地,原城早已不存,遗迹于 1958 年拆除,仅存《西宁王碑》及其遗址。

        三、明清城市重新崛起。

        明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设立了凉州卫。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守卫河西走廊的咽喉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它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武威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武威,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武威的安危和布防。在武威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逻铺。公元 1377 年,驻武威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武威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 1 米。公元 1391 年,武威总兵宋晟在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座城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 4 座,挖了深6 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 36 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武威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因此,武威(从明代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明代修缮的武威城,规模虽不及前凉和隋唐,但已结束了武威城残破的历史,由土筑加固成砖砌,城为战守有备,固若金汤的新武威城。同时,还陆续修筑了公署衙门、儒学与寺庙,现存的文庙、大云寺、海藏寺、罗什寺等都是明代新建和重修的,多时达一百多座。另外,明代还修建了不少王公贵族府第,如王府、达府、杨府等。

        清朝武威的行政机构基本沿袭明制。康熙初年,甘肃巡抚曾一度驻凉州卫,后迁兰州。雍正二年(1724 年),改凉州卫为凉州府,府治在武威,辖武威、永昌、古浪(包括今天祝)、镇番(今民勤)、平番(今永登)5 县。清朝为巩固政权需要,对武威设防相当重视,由绿营兵(即地方武装)防守各隘口要地。又于乾隆二年(1737 年),在凉州府城东北1.5 公里处修筑满城(即今新城),驻扎满族旗兵。这两部分驻军是清朝在武威的主要军事力量。

        清朝时人口剧增,到乾隆十四年(1749 年),凉州卫有人口 26 万多,武威城人口达 2.7 万多。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也日臻完善,出现了二十四座楼、武威八景、四大书院和园林水榭,形成城楼相望街市相连、官署庙宇园林水榭相间,书院学堂棋布的格局,由明代的军事防御型城市发展为工商文化型城市。

        四、现代城市日新月异。

        武威建筑技术和建筑的源头,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皇娘娘台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中有房子 9 座,这是武威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2100 年前,匈奴人修筑了姑臧城,这是武威古城的雏形。东晋时,武威的建筑技术和建筑业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前凉王张茂修筑的灵钧台和张骏扩建的姑臧城,曾对中国都城营建产生过重要影响。唐代“武威七里十万家”道出了武威城的相当规模。经过各朝各代的陆续建设,武威古城格局形成今天整齐方正,错落有致的棋盘状“井”字形主体格局,一批具有影响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保存至今,体现着民族建筑之精华,折射着古武威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武威城乡建设稳步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特别是“九五”期间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全方位的城市形象工程建设,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101/14733.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关于历史街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中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比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素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冲击与对策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论与济南古城区实践的启示

让古建筑远离火灾

苏州游赏说园林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建设城市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