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在南北威尼斯的真情实感

收录时间:2010-12-23 02:05 来源: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作者:李未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素有"北威尼斯"之称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因同是"水城"而齐名,又因城市内涵的差异而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城市风光。当我们在相隔不久的时间里分别融入这两个同名而不同姓的城市时,真情实感也是大相径庭的。

延伸阅读:威尼斯 水城

        亦真亦幻难取舍:阿姆斯特丹的夜与晨

        作为一个东方人到西方世界里“漂”游,除了想去“淘宝”,也免不了要经受“淘沙”的考验。戊子年隆冬,我们在欧洲的走马观花,虽然目的是看历史建筑,悟规划理念,但对西方文化中的“怪异”和“另类”也有过耳闻目睹。比如,在水城——阿姆斯特丹,我们就不仅欣赏到了荷兰特色的风车、木鞋和奶酪,而且也目睹了它特有的“花街”和“软毒”。(参考《建筑中文网

       

        回国后,在我伏案撰写回味文章时,曾对这种良莠并存、黑白分明的城市形象和那种氛围别样,感觉异样的城市观感是取是舍,左右为难。应该说,去伪存真是必要的,而批判摒弃更是必须的。正在犹豫中,听到电视里播出“亦真亦幻难取舍”的歌词,顿觉恍然大悟,阿姆斯特丹的文化现象不正是“亦真亦幻”吗?更何况它这种黑与白、明与暗极易识别。既已记录在案,就权当是此行的“花絮”,又何必非要舍去呢?

       

        其实,我们在阿姆斯特丹只呆了一个夜晚和一个清晨,但在有限的时空里却感触到了这里特别的“昏暗”与“靓丽”,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看得见,摸不着”的印象。

        在阿姆斯特丹“看得见”的,正是它靓丽的景观:环形的运河、古老的风车、精致的木鞋、香甜的奶酪,还有诱人的郁金香、神秘的梵高,以及小门小窗小尖顶的特色建筑。虽然受时空影响没能尽收眼底,但作为有心的参观者还是粗略地品味了一番。而在阿姆斯特丹“摸不着”的,也正是它昏暗的影子:著名的红灯区、独有的“coffeeshow”、合法的同性恋,虽然这些并没有遮遮掩掩,但作为匆匆过客也很难一目了然。

        那天夜里,我们抵达阿姆斯特丹就下榻在近郊一处倚水临河的宾馆里,这时周边已漆黑一片,不过,在暗淡的灯光下仍能模糊地看到河光波影,特别是进入房间后推开倚水的窗扉,便真切地感到了水城的韵味,宾馆建筑如悬空的物件,挂在河中,客房空间则似船仓般浮在水上,窗外传来的水蛙鸣叫声和远处繁星点点的光亮,确实让我们领略到了异域人水和谐的意境。尽管大家已经疲劳,但慕名而来的兴致和对人间“伊甸园”的好奇心,驱使我们来到了城区非要看个究竟。

       

        当我们步行快要走进所谓的红灯区时,华灯初上,在不宽的街道里不时可以看到招牌分别为“coffeetea”和“coffeeshow”的咖啡店。陪同告诉我们,“coffeeshow”是带有吸毒性质的场所,在这里可以吸食大麻等“软毒”,并不违法。正当我们感到不可思议时,看到了更怪异的一幕:在店铺门前,道路两侧堆满了打过包的垃圾,与两侧颇有特色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有些煞风景。我猜想,这些垃圾袋,或许是正等着来人集中收集;或许是对这座城市牛鬼蛇神将要出笼的一种隐喻?果不其然,没走几步,街道两侧的巷弄里就弥漫出一种诡异的气氛:霓虹闪烁,暗香浮动。陪同提示我们,这里就是有名的“橱窗女郎”一条街了。只见沿运河两侧矗立的建筑铺面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展示橱窗,落地的大玻璃里着装火辣的女郎,或坐或立,或来回走动,正等着愿意上钩的鱼儿。这样的景致很容易让你联想到动物园笼子里寂寞而烦躁的困兽。偶尔也能见到一个拉幕谢客的橱窗,据说那里正在“创造人类”。巧合的是,此时运河里的野鸭也开始了游弋惊鸣。说实话,作为参观者,我们并没有大惊小怪的唏嘘,更没有迷失在浮躁的诱惑中。尽管我们的道德容忍是有底线的,但异域中人们的“宽容坦荡”和东西方文化的认同差异,我们难以厚非,却觉得无可奈何!索性由它去吧,不稀奇,更不稀罕!

        第二天清晨,拂晓时分,我们便来到宾馆前那一片沉寂在朦胧中的运河边,河中各式帆船都还静静地躺着,悄然无声,只有白色的桅杆和船体的倒影在微漾中晃动,几只水鸟在河中游动发出的声响惊醒了运河的睡梦。我顾不得把行李放置车上,便随手扔在湖边,捧起早已准备好的相机,开始贪婪地摄个不停。我知道,这就是我们来自东方的水乡人对西方水城的一种亲近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也领悟到了水城蕴藏着的自然含义。

        踏着晨曦的韵律,我们驱车前往风车村,那里有我儿子从小就向往和渴求的大风车。沿途经过的桥梁和运河间接地告诉我,阿姆斯特丹河网交错,河道纵横,状如蛛网,它的城市规划正是以马蹄形运河网为基础,由一千多座桥连接,逐渐向外扩张的。在运河两边,停泊着的上万艘风格各异的水上“船屋”,正是阿姆斯特丹的又一个水城特点和看点。

       

        没想到风车、木鞋和奶酪是三位一体的,车停在一处充满了田园风光的郊野,一下车我们就领略到了这里温和而阴雨绵绵的气候。此刻,远处几座硕大的风车挺拔而立,随意散落着的彩色小屋,或红或黑的房顶,或灰或绿的房体,门窗与房檐一律勾勒着整齐而雪白的线条,映衬在绿色的世界里,大风车与小彩屋搭配成趣,颇有童话般的情调。这便是风车村,这里有着轴式、裙式、塔式和落地式等各式各样的风车,但大部分已失去了原有的生产功效,而成为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过一番近距离地欣赏,一阵多角度地留影,我们在不经意中先后走进了木鞋屋和奶酪屋。木鞋屋就似手工作坊,从摆放着的几台设备看,木鞋的制作应该是半机械、半手工操作的工艺。据介绍,木鞋之所以成为荷兰的特产,与它的日照期短,地势低洼有关。不过现在的木鞋更多地已成为荷兰的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奶酪屋也是一个“前场后店”式的作坊,由于体态原因,本人对甜品不感兴趣,因而也就只是溜达了一圈,没怎么在意,算是到此一游过了。平心而论,木鞋和奶酪的制作并不像我想象中的参观景点,人工和功利的气息过于浓厚,令人索然无味,再加上这两种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对我们这些万里之外的客人实在是不堪重负,只好又走进一间较大的、专供游人购物的彩色屋里,为儿子选购了一个拼装式的大风车模型,也为做摆饰或赠亲友选购了一批微缩的木鞋和小巧的奶酪。

        离开这座城市时,阴雨未住,仿佛情意未了,有些依依不舍。虽然这不是我梦里的水乡,但毕竟还有梵高博物馆等无暇涉足的名胜,更何况这座水城特殊的社会包容性和历史厚重感也令我似是而非,一知半解,还没来得及读懂。不过,一种释怀的感觉使我未能满足的心渐渐放松下来。

        这就是我难以取舍的阿姆斯特丹的夜与晨。

        有声有色难忘怀:威尼斯的水与城

        对威尼斯水城的探访是在寻踪和想象中进行的。因为,关于威尼斯的故事从小到大,在我脑海里已有深厚的积淀:中学时代,从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中,通过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斗争,开始知晓了16世纪就已经繁华的威尼斯商城;青年时期,从理查德 克莱得曼弹奏的《威尼斯之旅》中,穿过时空的海洋,仿佛听到了威尼斯悠扬、起伏、流畅而欢快的浪花声;人近中年,从盛行的韩剧《威尼斯恋人》中,透过女主人公车恩在发生在威尼斯的爱情,让我的思绪伴着剧情的跌宕,缠绵在威尼斯的水与城里,久久激荡……正因为如此,即使无须造访,我对威尼斯水与城的印象也是有声有色的。

       

        的确,隆冬时节,当我们来到亚德里亚海码头眺望威尼斯,扑朔迷离的水城影影绰绰,只有轮船离岸后沿着威尼斯大运河乘风破浪的涛声清晰可闻。船行中,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运河两岸聚集的拜占庭、哥特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高低搭配,明暗相间、错落有致,这些建筑的基地则清一色地被水淹没,就象水中漂浮着的欧洲建筑艺术长廊;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真切地闻到了威尼斯非同凡响的水城“气息”:这座形似海豚,面积仅7.8平方公里的城市,被177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分割成118个小岛,又由350多座各式桥梁跨水相连。据说,威尼斯最初是由一群逃荒的人在一座小岛上建成,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水上商业和文化之都的地位。

        登陆威尼斯城,尽管脚已踏在石板路上,却离不开无处不在的“水”,以及与水相连的桥、艇和运河。我们刚刚乘船领教了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的大运河,在这里,又亲眼目睹了蜿蜒的水巷和流动的清波。小运河替代了街道,小游艇则代替了公交。为了融入这由水而兴的城池,我只身大着胆子,试着与停靠在圣马可广场附近码头的游艇老板“砍价”,想要亲身体验一下“贡多拉”——威尼斯特有的两头翘、月牙形、黑色平底的游艇,充分享受穿梭在威尼斯水巷的感觉。遗憾的是,经济危机的困扰不仅没有冷落这里的旅游,反而刺激了旅游价格的爆涨。我无奈地转身求助同伴,却只看到远处攒动的人头和近处成群的游人,只好作罢。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1012/1460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