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检查要点

收录时间:2008-09-21 20:3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容量在50KW以上的均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如下

延伸阅读: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 施工 组织设计 编制

    一、管理

    容量在50KW以上的均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如下:

    1.现场勘探;

    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3.进行负荷计算;

    4.选择变压器容量;

    5.设计配电系统:

    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

    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3)设计接地装置;

    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平、剖图)

    6.设计防雷装置;

    7.确定防护措施;

    8.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参考《建筑中文网

    二、专业人员要求

    1.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2.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停用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搬运或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三、安全技术档案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如下: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修改临时用电施组的资料;

    技术交底资料;

    临时用电工程检验验收表;

    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

    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定期检(复)查表。

    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其中“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可指定电工代管,每周由项目经理审核认可,并应在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

    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每月一次,分公司每季度一次,分公司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值。

    3.检查工作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并履行复查验收制度。

    四、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建筑物与外电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见JGJ46-2005

    旋转臂架或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最小安全距离水平不得小于2米、垂直不得小于3米。

    施工现场开挖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与埋地外电缆沟槽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

    如达不到上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悬挂醒目的区警告标志牌。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护。

    五、接零

    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路线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3.城防、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4.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的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做保护接地。

    5.做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6.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避雷装置可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保证电气连接并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

    7.施工现场的保护零线系统严禁与工作零线混接。

    8.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9.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作,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10.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不小于12米,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的绝缘铜线或不小于16M㎡的绝缘铝线。

    11.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线,应在绝缘良好的多股铜线、橡皮电缆内,其截面不得1.5小于M㎡,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的绝缘多股铜线。

    12.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芯线作保护接零,此芯线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13.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份应做保护接零: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安装在电力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六、接地与接地电阻

    1.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做重复接地。

    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欧姆。

    在工作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欧姆的电力系统中,的有重复接地的并联等值电阻就不10大于欧姆。

    2.每一根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以上的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

    3.不得用铝导体做接电线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电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材。

    4.I类手持式用电设备的插销上应具备专用的保护接零(接地)触头,所有插头应能避免将导电触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

    5.施工现场的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七、防雷

    1.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欧姆。米处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在配电室的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2.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造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处,则应安装防雷装置。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60度计算能够保护其它设备,,且最后退场,则其它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

    3.施工现场内所有的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欧姆。

    4.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5.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长度为1-2米。

    6.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并将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电气连接。

    八、配电路线

    电缆线路

    1.电线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2.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但必须使用五芯线电缆,电线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

    3.电线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7米,并在是电线上下各均匀铺充不小于5C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4.电缆穿越建筑物、构造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在面从2米高度到地下0.2米处须加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5.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米,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米。

    6.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7.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线随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线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米。

    8.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做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

    9.在建高层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米。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9/11424.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做法

装修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之浅见

浅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改进

快速编制标前施工组织设计

“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论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的安排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的安排

工程索赔如何操作?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