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静安航站耧配套工程地T连续墙

收录时间:2008-02-25 11:1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随着大型公共建筑的兴起,要求具有地下二、三层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目前,在这些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围护中,地下连续墙的采用已属首选方案。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大,工法较成熟,施工时对周边地层、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两墙合一(既作围护,又作承重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节省造价。

延伸阅读:刚度 基坑 工法 静安 高层建筑

    随着大型公共建筑的兴起,要求具有地下二、三层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目前,在这些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围护中,地下连续墙的采用已属首选方案。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大,工法较成熟,施工时对周边地层、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两墙合一(既作围护,又作承重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节省造价。(参考《建筑中文网

    本文以静安航站楼配套工程为实例,依据现行最新规范,对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要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下笔者按有关施工工序的先后,对导墙、槽段开挖、清槽换浆、泥浆、钢筋笼制作和安装、纵向接头管、导浆管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加以阐述。

    一、静安航站楼配套工程

    地下连续墙概况静安航站楼配套工程位于静安区愚园路以南、常德路以西地块。南面紧邻已建的航站楼:西面为久光城市广场;东侧的常德公寓是市级保护性建筑(地上7层,混合结构住宅楼,基础为条基加木桩);西北角的刘长胜故居也是市级保护性建筑(地上3层为混合结构,已平移过,基础为条基加水泥搅拌桩)。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众多。

    本配套工程为地上26层、地下3层的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基坑面积4700㎡,基坑开挖深度l 3.2m,局部电梯井开挖深度16.2m.基坑围护设计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既作围护,又作地下室外墙。根据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该地下墙采用不同的深度,如东边近常德公寓一侧,墙底深度为29.8m(有效墙长为28.65m),即施工时的A型槽段。西侧近刘长胜故居处,墙底深为29.1 m(有效墙长为27.95m),为C型槽段。在基坑南面(近已建航站楼)和西面(近已建久光城市广场)地下墙墙底深度为27.1m(有效墙长为25.95m)为D、E型。北面愚园路侧,地下墙墙底深度为28.4m(有效墙长27.25m),为B型槽段。

    除东边近常德公寓一侧墙厚为1000mm外,其余均为800mm.混凝土C30,抗渗S8,钢筋保护层厚70mm.地下墙墙幅在4~6m之间。墙幅间的接缝处采用品字形压密注浆封堵。地下墙的纵向接头采用柔性接头,与航站楼连接的信道处采用十字钢板接头。地下墙与楼板、底板、墙顶处,均需预埋钢筋接驳器或插筋。地下墙自04年l 0月6日开始施工,总计45天。

    二、静安航站楼配套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要点

    (一)导墙

    1、槽段开挖前,应沿地下连续墙墙面两侧构筑导墙。导墙一般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导墙混凝土强度应能承受施工荷载。导墙必须筑于坚实的土面上,深度一般为1∽2m,顶面应高出施工地面0.1~0.2m,导墙背侧需回填密实,不得漏浆。导墙内侧面的净距,为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加40mm的施工余量。

    3、导墙施工前,必须清除地下连续墙范围内的障碍物。若障碍物较深,则应加深导墙。

    4、导墙内侧面应保持垂直,墙面与纵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l0mm,内外导墙间距的允许偏差为±5mm .导墙顶面应保持水平,局部高差小于5mm,全长应小于±10mm.导墙墙面平整度<5mm.

    5、导墙拆模后,应及时做好墙间支撑,支撑间距1~2m.上下两道一般利用1 00x100mm方木撑,@l 500.

    6、导墙砼达到设计强度前,起重机等重型施工设备不应在导墙附近停留或作业,防止导墙位移或开裂。

    7、开挖导沟前,沿地下连续墙纵轴线分段设置龙门桩,以控制导墙位置,然后再挖导沟。导沟面应竖直,其位置及宽度应满足导墙内侧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纵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10mm及其净距的允许偏差±5mm的要求,然后经施工单位质检员、总包及值班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

    8、钢筋的绑扎和安装须经施工单位质检员、总包及值班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对导墙浇筑混凝土。模板必须保证平整牢固、尺寸准确,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持均匀,做到对称浇筑,以防止爆模、槽沟缩小及导墙开裂、位移。

    9、两段导墙相接处用预埋件相互焊牢,以保证导墙整体性,防止导墙移位、陷落。

    10、当导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拆模。拆模后应及时加设墙间支撑。成墙前支撑不能拆除,以防止导墙开裂、位移。

    ll、导墙底部必须整平铺实,导墙背侧应用粘土回填夯实,不得回填垃圾及其它透水材料,以防漏浆。

    12、对已完成的导墙,应由总包组织施工单位质检员及值班监理共同检查其内侧墙面的净距、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

    (二)槽段开挖

    1、地下连续墙的成槽,采用抓斗式或回转钻头(多头钻)式,目前大多采用抓斗式。静安航站楼配套工程采用的是GB30液压抓斗式挖槽机,它是上海宝峨一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最新产品,配备了MDSG机械卷管,电子测斜、纠偏和CAPO计算机辅助功率选择等先进的系统,并配备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液压抓斗。槽段开挖按“槽段单元划分的编号图”进行,沿着导墙开挖,并根据工程情况确定首开幅和闭合幅。本配套工程槽段划分为五种单元类型,即:A、B、C、D、E型,总共53幅。挖槽时,直线槽段采用先两侧后中间抓法,转角段采用先短边后长边抓法。T型段则采用先短边、再两侧、最后为中间的挖法。掘进速度控制在15m/h左右。挖至槽底2~3m时,应放测绳测深,防止超挖和少挖。

    2、挖槽前,应先将地下连续墙划分若干个单元槽段。其长度一般为4~6m,每个单元槽段,可由若干个开挖段组成,每个单元槽段的位置,应准确测放在导墙上,并写上编号。槽段位置由总包复测,监理复核。

    3、槽段开挖前,宜先试成槽,检验泥浆的配比,判断成槽机的选型是否适宜,并复核地质资料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是否相符。

    4、地面至地下10m左右的初始挖槽精度,对以下整个槽壁精度影响很大,必须慢速均匀挖进,严格控制垂直度和偏斜度,确保槽壁及接头的垂直度偏差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处相邻两槽段的挖槽中心线,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都不得大于墙厚的1/3.

    5、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时,为了保证成槽质量,抓斗入槽前,必须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纠偏推板是否能工作,液压系统是否有渗漏等。

    6、挖槽时,要控制好抓斗出入槽的速度,防止槽壁坍塌。

    7、挖槽时,应加强观测,特别是粉土与砂土较厚的地段,更要引起重视。如发生较严重的局部坍塌时,应及时回填后重新成槽。

    8、在整个挖槽过程中,纠偏工作应随时进行,使槽的垂直度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如发生较大偏斜难以纠正时,应采用大吊车配合进行强行纠偏。

    9、挖槽时,槽内泥浆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也不应低于导墙顶面0.3m.在易渗漏的地层(如杂填土、砂土)成槽时,应适当提高泥浆粘度,并增加泥浆的储备量和准备堵漏的材料。当发生泥浆渗漏时,应及时补浆和堵漏,使槽内泥浆始终保持正常液面。场地应有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流人槽内,破坏泥浆性能。

    10、挖槽时,入槽新鲜泥浆的密度宜控制在1.05~1.10之间,若出现槽壁坍塌情况,可适当提高泥浆密度。循环泥浆的密度保持在1.15~1.25.

    11、挖槽时,泥浆会受到污染而降低性能。为确保护壁的效果,应对新拌制的泥浆和被置换的泥浆进行检测,严禁使用不符合性能指标的泥浆。

    12、整幅槽段挖到底后,必须进行扫槽,目的是铲平抓接部位的壁面及挖除槽底沉渣。由于槽底的沉渣量对墙体的沉降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认真扫槽。

    13、混凝土接头面上泥皮,应认真细致地清刷干净,做到上下反复清刷,直至接头面上无泥皮、泥渣为止。永久结构单元槽段接头不宜设在拐角处。

    14、成槽的深度,必须达到设计标高,槽深允许偏差 100㎜,槽宽及长应符合设计要求;槽壁垂直度永久结构1/300,临时结构1/150.

    l5、施工单位应设专职记录员,整幅成槽过程必须认真、及时、清晰地进行记录,不准做“回忆录”。

    16、扫槽结束后,由总包组织施工单位质检员及值班监理共同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等。验收合格后,应在“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成槽验收表”上签字认可,并交监理一份,然后方可进行清槽换浆。

    (三)清槽换浆

    1、扫槽结束后约1小时,就可以进行清槽换浆。清孔管的管底离槽底一般控制在10~20cm,并要间隔1.0~1.5m,更换几次清孔管的位置。

    2、清槽换浆的时间,以泥浆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为准。

    3、清槽换浆结束1小时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槽底以上100mm处的泥浆密度应不大于1.20.

    (2)沉淀物淤积厚度永久结构≤100mm,临时结构≤200mm.

    (四)泥浆配合比及性能检验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802/9381.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SMW工法在某地铁基坑围护中的应用

完善SMW工法施工工艺

地铁隧道附近SMW工法的施工

浅谈高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法

盾构法隧道衬砌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的所有注意事项

归纳总结:高层设计的几乎所有注意事项

一种解决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厚度缺陷的方法

箱梁悬臂桥板的结构计算简析

高层建筑优化设计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