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燃气管网腐蚀与PE管技术的应用

收录时间:2007-09-18 15:05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长春市双阳区天然气工程是91年全面投入运行使用的,长输管线和市街管网均采用石油沥青防腐的钢管焊接,管网总长245公里,其中沿长大公路铺设的长输管线15公里,市街中压管网23公里,市街低压管网207公里,日高峰输气10万立方米,负责15000户居民,168家公共福利用户及4家工业户的输配供气任务。可是,自95年以来,以松泰小区为先导的管道严重腐蚀穿孔和焊口开焊、管线开裂、冻裂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夏季管

延伸阅读:双阳区 日高峰 焊口 管线 管网

    1.前言

    长春市双阳区天然气工程是91年全面投入运行使用的,长输管线和市街管网均采用石油沥青防腐的钢管焊接,管网总长245公里,其中沿长大公路铺设的长输管线15公里,市街中压管网23公里,市街低压管网207公里,日高峰输气10万立方米,负责15000户居民,168家公共福利用户及4家工业户的输配供气任务。可是,自95年以来,以松泰小区为先导的管道严重腐蚀穿孔和焊口开焊、管线开裂、冻裂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夏季管道出现水堵,冬季管线出现冻堵的现象近万次。水堵、冻堵处理也由98年的1680次上升到99全年6113次,专业队伍常年维修以无法保证居民正常用气,98年以来,城区天然气线损最高达到4696,管道的腐蚀速度逐年加快,腐蚀面积是逐渐加大,造成燃气大量泄漏,由此引发了多起天然气窒息,爆燃、爆炸事故,尤为突出的是99年和2000年元月,先后发生了3起典型的、有影响的爆炸事故。(参考《建筑中文网

    1.1夏、秋之季管网腐蚀状况:

    94年的夏季,就有20多户发现水堵的现象,当时以为是气体内所含的水,经公司有关的技术人员利用压差递推法将水堵的管段找到,将水排除为止;而到了95年,松泰小区发生着火后,才开始引起重视,95年以来,由于地下土壤土质密实,水位较高,夏、秋之季低压管网腐蚀主要表现为管网大量水堵,几年来,我们在夏秋之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压差递推法排水;钻孔测漏法寻找漏点近600余起,排除了一些隐患。

    1.2冬、春之季的管网腐蚀状况

    管网腐蚀在冬季和春季主要表现在管道冻堵的同时,泄漏天然气沿地下裂缝向地面、向暖气沟、下水道等具有一定的空间渗漏。遇明火或静电引燃或引爆。94年以来发生了如下典型的管网腐蚀现象:

    (1)94年冬季至95年春季,松泰小区3.1公里的中、低压室外燃气管网,大面积腐蚀,经对启出的1日钢管统计,有176个圆形小孔。泄漏的燃气串入一居民家,遇明火引燃;一中压管线燃气泄漏,串入沿线的3个饭店的室外台阶,一顾客烟头引燃,造成三个饭店门前一片火海,95年,山河路一低压管线腐蚀穿孔,串入100米外的一居民家中起火,烧毁少量财产。

    (2)96年冬,区医院西侧,有一低压管线腐蚀穿孔,串入一平房居民家的炕洞内造成爆炸,将一老者从炕上掀到窗外,造成轻度受伤,97年春天,另有造纸厂南侧的一15米中压燃气管线腐蚀泄漏,串入一居民楼的下水,遇居民明火点燃,一居民遭惊吓。

    (3)97年春节,区医院西侧一中压燃气管线腐蚀穿孔,泄漏燃气串入120米外的一平房小卖部的煤炉底下,被居民点火引燃;98年冬季,禹山路一低压主干线腐蚀泄漏,串入城市下水,沿城市下水进入一居民的室内,一孕妇点燃煤炉时引爆了天然气,造成民房爆裂,孕妇重度烧伤,一老者轻伤。

    (4)自95年到2000年之间,有32起管网腐蚀泄漏串入居民楼的暖气沟、下水道内被巡线员发现,采取了打开暖气沟、下水道的检查井进行放散、并强制通风,控制明火和静电,同时确定来气方向,再利用钻孔测漏法查找漏点,消灭了32起重大事故隐患。

    (5)99年12月至2000年1月20日期间,先后连续发生了三起爆炸事故。

    a)99年12月25日商贸城南侧一居民楼发生爆炸。此次爆炸是因为用户用气不当造成漏气,当用户发现后,将满屋的天然气放散到楼道内,认为安全后,点燃灶具引爆厨房及楼道内达到爆炸极限的天然气,将四层居民楼的一个单元整体爆裂,最后变为废墟。同时造成一人重度烧伤,一儿童脑颅骨骨折和一行人颌骨骨折;

    b)2000年1月6日区宾馆门前18米处,有一16米的φ219 中压管段发生电化学腐蚀穿孔48个,泄漏的燃气沿着区宾馆前平台的石头缝隙串入地基,又沿着地基串入宾馆的暖气沟,一厨师吸烟点火引爆从地沟检查口渗漏上来的天然气,造成整个暖气沟被炸开;一至顶层门窗玻璃被震碎;一人重度烧伤;由于宾馆当天全员放假,只有一名旅客住宿而被惊吓。

    c)2001年1月9日一低压管线腐蚀泄漏,串入气象局锅炉房的配电室,一锅炉工启动电器开关时引爆,造成整个锅炉房门窗被毁,一人轻度烧伤。

    2.分析钢管腐蚀的原因

    针对以上事故的发生,根据钢管所处土壤环境,结合钢管腐蚀的基本原理,做如下分析:

    2.1钢管腐蚀机理

    2.1.1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纯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也就是说金属直接和介质接触引起的金属离子的溶解过程,在金属表面均匀发生,腐蚀速度缓慢。钢铁在空气中或土壤里的腐蚀就属于这种情况。但很少见,几乎与电化学腐蚀同时发生。

    2.1.2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离子导电的介质(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破坏。也就是金属和电解质组成原电池所发生的金属电解过程。任何一处按电化学机理进行的腐蚀反应至少包含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并以流过金属内部的电子流和介质中的离子流联系在一起。阳极反应,是金属离子从金属转移到介质中和放出电子的过程,阴极反应则是介质中氧化剂组分吸收来自阳极的电子还原过程。金属与电解质之间存在一个带电的界面,与此界面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腐蚀过程的进行。其实质是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以金属为阳极的腐蚀电池。包括异金属接触产生的腐蚀原电池、钢管本身成分含量复杂产生的原电池、氧浓差产生腐蚀原电池、盐浓差腐蚀原电池和直流杂散电流腐蚀、交流杂散电流腐蚀。

    2.1.3细菌腐蚀:细菌对钢铁的腐蚀机理较为复杂,但主要在一些土壤中有以下三种细菌参加腐蚀过程:硫酸盐还原菌、硫氧化菌、铁菌三种。

    2.2结合实际分析腐蚀原因

    2.2.1钢管铺设条件及管道所处环境

    (1)90年施工建设期间,施工部门多,经验少,工期短,速度快,采用石油沥青防腐,由于工程指挥部管理不到位,造成防腐质量极差。

    (2)90年双阳正逢50年不遇的大水,施工人员管理混乱,有的作好的防腐在下管时被破坏了,有极个别的还没来得及作防腐受洪水的制约就被埋在沟里了。70%以上的管道基础均遭水浸泡而受到破坏,进而,使运行的管道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焊口开焊。

    (3)管材的用量大而急,供应厂家不固定,使每批的管材材质含量不尽统一。

    (4)双阳的土壤多以煤灰渣为主,且水位高,经有关部门测定PH值均在7、5—9、5之间,而且有一部分管道是在沼泽地中通过的。

    (5)各种用电设备接地导线、高压变电接地、各种避雷接地杂乱分布;三线一地、二线一地的接地未经任何处理直埋地下随处可见,象松泰小区、泰山路、长青路等高压输电线路和燃气管道平行铺设近4处约500米。

    2.2.2管道腐蚀原因

    从管道腐蚀现象看,大多数是集中穿孔腐蚀,也有一少部分是均匀腐蚀。结合腐蚀机理,不难看出电化学腐蚀是双阳管网腐蚀的主要原因,纯化学腐蚀和细菌腐蚀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1)直流杂散电流腐蚀是双阳区管网腐蚀的主要原因直流杂散电流腐蚀主要是由于各种车辆产生的静电,各种用电设备接地导线、高压变电接地、各种避雷接地、三线一地、二线一地的接地所产生地下电子流通过燃气管道形成回路系统,通常电子流从土壤进入燃气管道的地方带有负电,称阴极区,若阴极区的电位过负时,管道表面上析出大量的氢,造成防腐绝缘层老化、剥落。当电子流由管道的某一绝缘层损坏处流出时,管道带有正电,这一区域称阳极区,处于阳极区的管道,钢管以铁离子的形式溶于周围介质中,形成集中穿孔。如松泰小区三项四线制接地导线8处,避雷接地导线9处地下电缆纵横5根穿过,两线一地制接地线3处,电流达几十安培,有关资料表明雷电的瞬间电压可达300—500千伏,电流可达200千安以上,而实践证明在10千伏电压下,350安电流作用1秒钟后,壁厚6毫米管线将被击穿。松泰小区显然是直流杂散电流的腐蚀。而双阳区80%管网腐蚀也属于这种情况。

    (2)交流杂散电流是双阳区管网腐蚀的又一主要原因当管道接近或长距离平行于电力线时,高压电力线将在附近埋地钢管上感应产生二次交流电,出现很高的感应电压,管道周围土壤间产生可达几伏或几十伏的电位差。从而,形成腐蚀原电池。交流杂散电流的腐蚀比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速度快,更易形成小孔腐蚀。如松泰小区、泰山路、长青路等5处的燃气管道的集中穿孔腐蚀就是交流杂散电流的腐蚀。

    (3)异金属接触产生的腐蚀原电池、钢管本身成分含量复杂产生的原电池、氧浓差产生腐蚀原电池、盐浓差腐蚀原电池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709/7658.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浅析污水处理厂管廊设计

小区景观环境施工图审核意见

地基沉降对燃气管道的损害及对策

实施住宅整体卫浴间标准

井点降水施工实践探索

城市地下综合管道-共同沟

管网可调性和稳定性的定量分析

探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

给水管网管线优化布置理论研究

城市燃气管网探测及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