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记国家大剧院景观水池调温工程

收录时间:2006-04-14 06:19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刘魁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根据安德鲁的设计创意,在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四周需要修建一个35000平方米的露天景观水池。众所周知,在北京这样一个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城市,如何使露天景观水池的水在冬天不结冰、在夏天水清见底、让长安街路边的一汪清水长绿,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基本完成,附属设施正在紧张施工中的时候,记者前往大剧院施工工地采访。通过探访,记者了解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秘密。

延伸阅读:国家大剧院 安德鲁 景观 水池 露天

    根据安德鲁的设计创意,在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四周需要修建一个35000平方米的露天景观水池。众所周知,在北京这样一个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城市,如何使露天景观水池的水在冬天不结冰、在夏天水清见底、让长安街路边的一汪清水长绿,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基本完成,附属设施正在紧张施工中的时候,记者前往大剧院施工工地采访。通过探访,记者了解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秘密。(参考《建筑中文网

    “单井抽灌”技术立大功据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大剧院景观水池调温工程项目经理张克新介绍,国家大剧院露天景观水池为狭长椭圆型,总面积35000平方米,宽度300米,深度45厘米。由于大剧院主体建筑占据长宽各140米和214米,所以临近长安街的北面长度为100米,南面为40米,两侧宽度各为30米。这么大的水面要想在北京寒冷的冬天保证不结冰,依靠传统的锅炉加热技术既污染环境又增加运行成本。

    所以当初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为了解决景观水池“保鲜”和“节能”问题,经多方求证,最后决定采用恒有源公司提供的“单井抽灌”技术生成的“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

    “单井抽灌”是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一项节能技术,通过该技术将浅层低温地热采集和热泵技术相结合的系统称为“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一般建筑物的供暖、制冷、生活热水的使用需求,自2001年问世以来,已陆续推广应用到包括政府办公大楼、商业写字楼、住宅、学校、医院、展馆、工厂、营房等建筑物在内的多个项目,并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正是有这些工程事例佐证,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才最终决定用“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解决工程难题。

    “天字第一号工程”施工难度大据张克新介绍,虽然恒有源公司“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号称‘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国家大剧院项目,有着特殊的施工难度。一般“单井抽灌”所用的地热采集深井都在室外,而大剧院的井要设立在建筑物内部。同时35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设计要求很高。经过计算,决定在主体建筑西北、东北方向各设立6口井,西南、东南方向各设立3口井,总数量18口井。由于大剧院所在位置处于人民大会堂和居民区之间,因此,在不影响人民大会堂正常活动和不扰民的前提下,悄然无声地在短时间内打出18口井、并将泥浆全部运出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另外,为了确保设备万无一失地长久运行,恒有源公司设计了两套方案。一是正常情况下,利用从井下100米处采集到的温度为10—15摄氏度的地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来进行冬天加热、夏天降温的目的。同时,为应付冬天偶尔出现的零下10摄氏度的极端天气,还准备了应急方案,即第二套方案。利用8台进口能量提升器,将地热水温加热。在水池内设置10个温感探头,通过探头,可以自行调节能量提升器和潜水泵的运行时间数量,达到节能环保的最佳效果。

    “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被国家大剧院所采用,创造了水池面积最大、蓄水量最多、环保要求最严、消耗能源最少、能量利用率最高等多项记录。自从2003年进场施工,至今已经完成了总量的80%.18口井全部完成,四个机房建立了三个,预计2006年底全部完成交付。

    大剧院地下看究竟在大剧院的地下设备层,记者目睹了“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本来真面貌。

    记者来到四个机房之一的西北机房,高大宽敞的设备间里安装着许多或弯或直的大口径钢管,所有钢管的焊口都非常规矩。张克新介绍说:“这些无缝钢管承压强度为20公斤,焊口承压强度是16公斤,远远高于设计要求。”

    从法国进口的三台能量提升器裹着木条包装一字排开,不远处是9台板式换热器,另一方向则排列着6口“水井”。“水井”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直径50公分,高出地面约60公分,“井口”被钢板严严实实地焊接密封起来。说起这些设备为什么如此打扮,张克新介绍说:“这是成品保护的需要。能量提升器从法国运到这里,进行了实地实验,随后就重新包装起来。等我们正式向业主交付时,交出的是崭新的设备。这些‘井口’之所以焊死,是出于安全考虑。在正式交付前,这里有人员流动,一旦有人不小心,掉进井里就麻烦了。”

    作者:刘魁

来源: 《建筑中文网》.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604/4466.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关于是否对水池闭水试验工况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商榷

水池设计的几点看法

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

水池施工缝质量通病的防治

建筑室内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大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抗裂缝施工措施

水池设计的几点看法和工程经验总结

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筑的表达需求与结构设计安全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