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研究 专题列表

论重新引进现代主义建筑教育

收录时间:2005-08-05 16:00 来源:建筑中文网  作者:碧森尤信  阅读:0次 评论:0我要评论

内容提示:本文分析了同济建筑教育的特点及其在最近二十年中的淡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主义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不是思想方法占据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建筑界。作者提出在我国重新引进现代主义建筑教学体系的必要及具体措施,并指出它们是同济精神复兴的契机

延伸阅读:同济大学 建筑教育 现代主义建筑

    摘要: 本文分析了同济建筑教育的特点及其在最近二十年中的淡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主义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不是思想方法占据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建筑界。作者提出在我国重新引进现代主义建筑教学体系的必要及具体措施,并指出它们是同济精神复兴的契机关键词: 建筑教育 现代主义建筑 同济大学

    把Bauhaus说成一种“风格”是自认失败,是恰恰回到我要攻击的那种停滞不前,窒息生命的惰性。—— Walter Gropius (1935)

    一。同济的特点是什么?

    不少人说它是一种设计风格。如果我们看一下前系主任冯纪忠先生的武汉医院及松江方塔园茶室,就可以发现很难把它们归纳为一种风格。但这两个建筑又确让人感到某种一脉相承的东西。显然,同济特殊的地方是隐藏在具形风格后面的一套有关建筑设计及教育的思想方法。本文将显示,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不是名词之争,而是揭示同济精神起伏的关键所在。(参考《建筑中文网

    根据70年代晚期在同济学习时的体会,我认为同济当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1)现代主义占主流的设计及教学思想及(2)兼收并蓄的组织方针。这里所说的现代主义,是指发源于1920年代欧洲的第一代“现代建筑运动”理论。它的诞生是为了回答世纪之交欧洲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对建筑的新要求。美国研究现代建筑的历史学家Goldhagen指出,过去几十年的西方建筑理论至少有一点是认同的,就是把这种“建筑文化中的根本转向”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之类艺术风格相提并论,是“混淆具体的建筑形式与藏在它们背后的原理。”

    1952年同济建系时,教师中包含了一批1930-40年代在欧洲留过学的教授。这些最早亲身受过现代建筑教育的中国人把新思想带到系里并影响了一批本校毕业或其他学校过来的教师,从而在系里形成一股相对强大并不断发展的学术思潮。这与当时一般以古典主义体系(学院派)为核心的其他院校相比是别具一格的。 同济与其它院校另一个不同是主流学派在系里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局面,这是因为年青的建筑系由多个学校合并而成,资历相近的教授背景多样,各年龄段的教师之间较少统一严密的师承关系,从而形成了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如同济不仅有学院派,还拥有完全自成一家,从传统中国文人欣赏艺术(近似于现象学)的角度来研究园林的陈从周先生。

    下面将着重讨论同济的第一个特点。

    二。同济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

    1.三个流派

    描述同济教学思想的最好办法是将它与其他学派对比。我觉得1950年代至今我国建筑及建筑教育理论存在着以下三个流派:
    (1)学院派—来源于19世纪欧洲工业化以前的巴黎美术学院古典主义体系,由1920年代在美,日学习的第一代留学生带回中国。
    (2)现代派—来源见上文。
    (3)实践派—是1949年后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思想方法。如果说上述两个流派都有目的地想为中国建立一种有示范作用的理想教育模式,实践派不把自己看成是某个宏大文化理念的一部。它强调建筑中房屋设计的一面,专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灵活应用上述两个流派的手法。由于这个原因,下面将着重比较现代派及学院派之间的区别。最后要强调的是上述每个学派并不能与某个学校挂钩,因为每个院校大多同时拥有各种思潮的信奉者,而全国统一的教育大纲更减少了院校之间的不同。

    2.现代派的建筑教育: 与其他流派对比

    许多人都以为自己很熟悉现代主义与学院派的区别, 但从我国目前有许多名不符实的“现代”建筑来看并非如此。所以有必要从这两种思想当初及现在的表现来诠释它们在五个方面的对比:

    (1)设计模式—创新

    针对工业化巨变中社会及技术的飞速变化,现代主义提倡按照每个个案中此时此地的情况探索前所未见的解决方法。如同济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的抽象构成,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既有形式的影响。历史形式可以利用,但必须被重新组合在一个新的体系中。与之相反, 由于工业化以前生产力及生活方式发展缓慢,文化价值较统一,学院派无论是在空间组织还是外表形式上都尊奉已成熟的典型概念(类型)。在教育上,学院派强调学生对权威建筑语言的熟悉(表现在对建筑历史课或建筑杂志的重视)及根据个案调整借用的技巧。显然,“权威建筑语言”在今天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大屋顶”,也包括KPF或高技派。

    (2)形式的源泉—功能主义

    工业化造成的社会变化对建筑提出大量功能问题,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首要依据是功能,并把容纳功能的空间组织而不是外形或立面放在第一位。它把建筑主要看成是大量性的“工具而非纪念碑”,不把建筑形式当作表达文化***概念的肤浅符号。这一系列观点在同济的建筑教育上反映明显。如在1957年《建筑学报》上发表的关于现代建筑的讨论中,投稿的三个建筑院校学生中只有同济的朱育琳明确指出“空间处理”对现代主义的重要性。冯纪忠先生在1960年代初将这些观念系统化,提出“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该理论打破了设计课按建筑类型教学的传统,不仅在全国首开先河,就是在当时国际上也是先进的。

    相形之下,工业化前社会中建筑师设计的大多是为帝王豪富服务的少数功能变化不大的“标志性”建筑。学院派把建筑物主要当做体现业主的地位理想的艺术品。立面视觉效果成为产生形式的主要依据。学院派的教育体系相应地只强调学生的建筑造型能力及把这些构思传递给业主的表达能力(这包括传统的水墨渲染图技巧或今天的3D-Max)。

    (3)形式与技术—技术转移

    既然现代派把建筑看成工业产品,建筑形式除功能以外的另一个依据自然是制作技术。现代派提倡建筑师掌握技术并从适应,表现技术的角度来设计形式。不仅如此,它还要求建筑师了解在别的工程领域里开发出来的新材料,新工艺,并随时准备把它们转移到民用建筑中来。如冯纪忠先生回国开业后做的第一个设计,就应用了当时在国内从未做过的大跨混凝土薄壳(1951)。戴复东先生在同济工程实验馆等设计中通过朴素地表现结构及材料来创造独特的形式。同济建筑教育与其他院校不同的最明显特点也正来源于此,如赵秀恒等老师在一年级设计基础课中要求学生设计并用真实材料制作文具盒。由于我国缺乏在欧美很普遍的动手文化及强调实践的中等技术教育,这种课程特别能帮助中国的大学生认识技术。

    由于在工业化前社会中技术发展缓慢,所以学院派虽然也提及形式与建造逻辑的关系,但他们对技术一知半解并无意深究,将其全盘推给工程师。学院派建筑师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形式的装饰效果上,形式与内在的结构等没有很大关系,严重的甚至完全背离。这种态度决定了它的教育体系虽然都包含技术课程,但其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来源均与设计课脱节,形成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

    (4)建筑与社会—社会主义

    如Goldhagen所总结的,“不像接受学院派设计传统的建筑师,所有的现代主义建筑师都认同他们有责任将自己的专业做为***工具,加快社会的改善及进步。”特别是设计要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服务,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与稳定。这个类似社会主义的主张与政府政策接近而得到支持。在同济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建筑的基本(生理)功能及对大量性建筑类型(如经济型多户住宅)的重视。比如像冯纪忠,卢济威等先生都领导学生对上海旧住宅区的改造做过大规模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同济能在这类项目的设计上也一样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创新精神,像朱亚新老师在1980年代初设计的北向台阶式住宅。

    由于学院派建筑师把建筑基本上看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他们不关心社会中下层的需要。为了强调自己产品的神秘感(以加快其销售),他们甚至会有意地强调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轻视在基本功能上的研究与创新,给学生大量脱离现实,甚少功能技术制约的题目像建筑师之家,博物馆之类。

    (5)建筑师的思想方法—理性主义

    现代派眼中的建筑师更接近用理性思想为主要工具的工程师或社会学家。这也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中业主从个人转移到消费者群体或政府。建筑师必须能用公众语言来推销自己的方案。因此现代派的建筑教育强调在设计前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定量的研究)。非专业的选修课偏重于自然科学及采用定量方法的人文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注重培养学生在工程中与其他参与方(如使用者,业主,政府,及辅助工种)合作的技巧。

原文网址:http://www.pipcn.com/research/200508/1020.htm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现代艺术与现代建筑运动的平行发展

桥梁管理系统研究报告

西部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治裂缝技术研究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信箱
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
满意 不满意

Email: